Thursday, December 1, 2011

雨中的西湖,斷橋絹傘,黑白了思念

《白蛇傳》裡白素貞在斷橋邊借傘與許仙邂逅,情定今生,「斷橋絹傘,黑白了思念


《羅密歐與茱麗葉》裡有「樓台會」(the balcony scene) 而《白蛇傳》則有「借傘」。
白素貞與小青遊湖逢雨,在斷橋邊借傘與許仙邂逅,情定今生,「雨還在下,落滿一湖煙,斷橋絹傘,黑白了思念」烟雨迷糊的景致,含蓄而凄美,王朝歌的詞,喜多郎的音樂,張靚穎的演繹,印象的西湖,雨中的景色,就把一幕「借傘」的意境,描畫得歷歷在目,「誰在船上,寫我的從前,一筆誓言,滿紙離散」,感受那份灰茫,哀愁煞人的湖上風寒,筆下的盡是生離死別.......

張藝謀的《印象西湖》製作大,但沒有氣魄,斧痕亦太深,而喜多郎的音樂雖然商業味道重,但表達意境沉美,編曲恰到好處,如潮汐漲退,將聽眾得心情帶去感受那湖上的風光,故事主人公慨歎人妖殊途,張靚穎小姐的 live,感情、歌聲、歌藝無懈可擊,比錄音室的版本更醉人動聽,錯唱的一句歌詞,為歌曲畫上完美的句號。


再來欣賞一次張靚穎小姐的歌聲吧。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夢中天使 字裡行間 海天空闊


Jerusha 'Judy' Abbott 在孤兒院長大,有一天,院監向她說孤兒院的一個信託人覺得她是個可造之才,願意供她完成大學,讓她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神祕的信託人唯一的要求就是要 Judy 每一個月寫一封信給他,因為他認為寫信有助她的文筆,但 Judy 不會知道那個供她讀書的人是誰,而那人亦不會回信.......

1912 年美國作家 Jean Webster 透過 Judy 的手寫了七十六封信,字裡行間,媄媄道出 Judy 學校的生活細節,喜怒哀樂。這就是《長腿叔叔》 (Daddy Long Legs) 的故事。

1910 年代還是美麗的時代 (Belle Epoque),《長腿叔叔》也是浪漫漂亮的作品。九十年代 (?) 日本有一齣卡通《長腿叔叔》(私のあしながおじさん),香港的主題曲叫《夢中天使》,這首歌多少帶有這種美麗時代既陽光亮麗的氣息,今晚找到一個爵士的版本,哪位電子鍵琴手(也是編曲人)Ku Chi,把歌曲裡每一個音符都彈跳起來,音樂真的好聽到不得了,惟女歌手的呼吸聲太重,令人覺得她有點吃力,不夠輕盈,但發音凖確清晰,不愧是名師之徒。

Hi-Tone Live House version 的《夢中天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cgQF2I0J_g





Sunday, November 13, 2011

品味歷程

波寧頓勳爵 (Lord Burlington) 不但是一個鑑賞家、收藏家和品味的權威 ,也是一個出色的建築家

波寧頓勳爵設計的芝錫克小筑 (Chiswick House),小巧玲瓏,房間設計精緻而空間恰到好處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出身富裕,衣食無憂,但他沒有浪費人生,窮一生之力研究自然生物學,終於翻天覆地的改變了千百年來人對生物世界演化的觀念。


有一次友人看看身旁的「金毛」,然後跟我說:「
給他大把錢都不懂使。」(友人未必讀過金融時報的《怎樣使錢》雜誌 (How To Spend It),但顯然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認為使錢是需要學習的)。

前幾天友人又給我看一個投機高手的部落,
我假設他真的投機發了財,看看他的上載的生活照片,我慶幸我不是他。

美國名作家費滋哲羅 (F. Scott Fitzgerald) 在他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裡說過:每當你想批評別人時,
記著世上所有人都沒有你那麼優越幸運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我深深明白我自己的優越幸運,但「給他大把錢都不懂使」
不是批評,而是邏輯的歸納,事實必定如此。廣東人說,暴窮難抵、暴富難睇,就是源自歸納法。財富聚斂得太快,人的質素沒有跟進,人的行為舉止的確變得很難看。

暴富之所以難看,是因為沒有品味。但甚麼是「品味」?要了解「品味」先了解「口味」。
口味是人與生俱來的,人小時候喜歡甜味,不喜歡甘苦,所以嬰兒喜歡葡萄糖水,但沒有嬰兒愛干邑拔蘭地的味道的。但人長大,接觸不同的事物,領略人生的悲喜,品嘗千滋百味,才有自己的品味,愛品酒、乾酪(芝士)、沙拉,風乾的火腿等味道不同的東西,再不單一追求香甜,生活上亦懂得欣賞藝術、哲學、文學作品,不只追電視劇、娛樂新聞。

品味歷程源自對人生、知識、學問長時間的浸淫,品味是時間薰陶出來的,
沒有捷徑。所以「品味」的「品」字有三個「口」字,是再三品嘗的意思,有別於「口味」。品味,英文可以叫 acquired taste,其 taste 是後天獲取的,不是與生俱來的。

富人有自由,但怎樣運用這自由(即運用他們的錢財來做甚麼),就反映了個人的高低了。現下暴富的人、甚麼富二代,很多都只懂追求華衣美食、名車大屋等身外物。他們未經洗煉,沒有好的教養,對人生的關懷僅只於物質口腹之慾,他們只有口味,缺乏品味,所作所為亦所以相當難看。


十八、九世紀的英倫,是業餘者的專業的時代。很多業餘專家 (amateurs) 由於他們的地位,自小就享有令人羨慕的自由,
他們能做他們喜歡的事。跟現下的暴富不同,那些業餘的專家善用他們的優越幸運,學富五車,所以他們不但多才多藝,所專治的學問都深刻而專業。欣賞那些多才多藝的人物 (Renaissance men),更能了解品味歷程。

波寧頓勳爵 (Lord Burlington, 1694-1753) 不但是一個鑑賞家 (connoisseur)、收藏家和品味的權威 (arbiter of good taste) ,他也是一個出色的建築家。看看他設計的芝錫克小筑 (Chiswick House),小巧玲瓏,房間設計精緻而空間恰到好處,
到那裡談天說地,把酒賞樂,人生樂事,比只懂金碧輝煌的暴發戶,來得寫意舒懷。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出身富裕,衣食無憂,他的資產可以讓他不用工作,
但他沒有浪費人生,百病纏身但窮一生之力研究自然生物學(為了支持他的物種演化理論,達爾文花了八年時間研究藤壺 (barnacles)),終於翻天覆地的改變了千百年來人對生物世界演化的觀念。

看一個社會的品味歷程,可以看她的建築文化,又看她出產甚麼樣的人物。就亞洲幾個新興的富戶來説,建千層高塔,大高球場,醜陋不堪,品味歷程,離終點尚遠。

Saturday, November 12, 2011

莫扎特的大雅之堂 伯恩斯坦《夢斷城西》

伯恩斯坦認為百老匯音樂劇已經相當成熟,它等待的就是一個莫扎特,把它帶入大雅之堂

昨晚看了港樂在跑馬地舉行的 Swire Symphony under the Stars: 2011 A Space Odyssey,精彩非常,沒有煞有介事的來聽古典音樂,十分暢快。女高音 Lindsay Russell 演繹莫扎特歌劇《魔笛》(The Magic Flute) 的詠歎調《我的心燃燒著地獄般的仇恨》(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雖然未算完美(個人覺得韓國女高音 Sumi Jo 的輕盈 (feather-like) 最合我心,但完美的可能是 Diana Damrau 吧),但音色相當不錯,加上是現場,不是家裡的音響系統可比,歌曲令我熱血沸騰。

聽到《地獄般的仇恨》,忽然想起《魔笛》的曲式源自德國民間的音樂劇 Singspiel。Singspiel 是本來民間的「俗樂」,有唱有講,難登大雅之堂,莫扎特將這種俗樂的曲式以不朽的音樂帶入歌劇的殿堂。

美國作曲家、指揮家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在他的 The Joy of Music 裡面說過,百老匯的音樂劇 (Broadway musicals) 本身亦如 Singspiel 是「俗樂」,但百老匯音樂劇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它等待的就是一個莫扎特,把它帶入大雅之堂,伯恩斯坦就是這個莫扎特。

伯恩斯坦為羅倫斯 (Arthur Laurents) 的劇本《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 譜上音樂,1957 在百老匯首演,其編曲、舞蹈、場景等,令該劇的演出如山洪暴發,轟動一時。《夢斷城西》的故事參照莎翁的 Romeo and Juliet,背景改成五十年代的紐約市,描述紐約兩個敵對幫派 the Jets 和 the Sharks,屬於 Jets 的 Tony 愛上了 Sharks 領袖的妹妹 Maria。不論伯恩斯坦是否就是「百老匯音樂劇的莫扎特」,無可否認的是《夢斷城西》裡面的音樂動聽非常,不少已成經典。

小時候母親帶我到戲院看《夢斷城西》(1961 年的電影,八十年代曾在戲院重播),印象已經模糊,現在可以在 youtube 上重溫。

改編自 Romeo and Juliet 的「樓台會」(the balcony scene) 的一幕及耳熟能詳細的 Tonight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_QffCZs-bg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萬獸之王

正在寫《品味歷程》之時,忽然想寫點題外話,紀錄如下。

記起多年前有個節目訪問兩個本地「噏耷」歌手(「噏耷」音 up dub,意思可作潦倒、殘舊、不光鮮等),主持人開場白大讚二人(大意如下):「你們兩人有好多共通點,譬如大家都是很努力的人......」

我想如果勤力就搞掂,那萬獸之王就應該系耕田的牛,而非整天躺在大草原上打柯欠乘凉,從來不需獵食的雄獅。

《品味歷程》下回發表。

Wednesday, November 2, 2011

一夜風流

Intelligent Life 雜誌為 The Economist 的文化、生活「小妹妹」


Monocle 24,Monocle 雜誌的新電台

德國大哲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透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Thus Spoke Zarathustra) 裡的瘋子大喊:「我早來了!」的確十九世紀的人還沒有能接受尼采哲學的心智。但尼采總算只是早來了,當時的人未能接受的,我們已欣然接受,尼采泉下有知,都應感欣慰。我的問題比尼采更大,因為我來錯了。我來錯了這裡,在野人之間,但我仍須生存,我可以做甚麼?

夜闌人靜,可以一邊讀 Intelligent Life 雜誌(The Economist 的文化、生活「小妹妹」)一邊聽 Monocle 24,Monocle 雜誌的新電台。

今期的 Intelligent Life 有一篇文章,討論的是一個「大問題 」- 歷史上那個時代、那個地方是你認為最理想生活的地方?亦解答了我來錯了的疑難。

那個時代、那個地方最理想,英國大史家傑本 (Edward Gibbon) 認為羅馬帝國的五賢君時代。公元二世紀的羅馬,人生活得最豐盛,快樂。那文章的作者也是歷史學家的迪朗 (Patrick Dillion) 說傑本是一個聰明的白種男性,他可以在等級重重的社會之間遊走自如 (he could walk from one hierarchical society to another without a tremor) 。但如果你是女性,或者你怕痛,做手術要麻醉藥,五賢君時代是否最好,值得三思。如果你真的參加時光旅行,你不是坐商務、頭等客位,預設有無限的健康,可以隨時轉換性別,恐怕你未必想回去看看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在雅典辯論,也不願返回羅馬帝國生活。

我想我就是來錯了,不妨就當自己是個時光旅行者,如看千多年前野蠻人踐踏羅馬搬,冷眼看現代的蠻族怎樣「人間失格」(我引用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意思即失去當人的資格)。這裡還有 Intelligent Life,又有 Monocle,再看看書櫃,還有很多書本未有讀完,夠我一夜風流,不用理會來錯與否。

Monday, October 31, 2011

秋日陽光 好歌幾首 彩色人間

聽 Kristal 的 Love In Stereo,彷彿走進梵高的畫裡


悶熱消散,秋日的陽光和暖可人,再欣賞好歌幾首,賞心樂事。


有些人聽到音樂,可以看到不同顏色、圖案、花紋,我沒有這種能力,但風和日麗的日子,聽到配合這樣風情的音樂,腦海浮現的就是漂亮的景色。


The Cars 的主音 Ric Ocasek 有首個人的作品 Emotion In Motion,歌詞講述「天荒地老,至死不渝」的「老套」言辭,惟歌曲音樂溫宛怡人,儼如早上的朝陽,淡然的橙色,消失中的黑夜遺留下來的紫藍。

Italo 的 Kristal 的跳舞作品 Love In Stereo,陽光燦爛,色彩濃烈,令人精神一振,彷彿走進梵高的畫裡,在麥田中快步而行,黃金的色彩,熾熱的陽光,變化萬千的茶色、淡綠、金黃、無法形容了 ...........


英國經典樂隊 Fleetwood Mac 其中一位女主音 Christine McVie 的個人創作 Got a Hold on Me,藍天白雲,中段間場的鋼琴,看著 McVie 在 Bösendorfer 鋼琴上彈奏,猶如午後獨個兒坐在遊艇甲板之上,波光水色,微風輕拂,靜靜地看著太陽西下,天色續漸轉紅,就這樣在美景良晨中過了一天。


Ric Ocasek's Emotion In Moti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VXy7AsjvL4&ob=av2e

Kristal's Love In Stere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y__QqI1exs

Christine McVie's Got a Hold on 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nJGM_nPC6Q

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欲罷不能

Folio Society 版的瑪普小姐短篇故事全集》

Julia McKenzie 為新一代的瑪普小姐

本來想寫進化論的,但剛收到了大開本書會 (The Folio Society) 的 《瑪普小姐短篇故事全集》(The Complete Miss Marple Short Stories),馬上細讀,欲罷不能,惟有多寫一篇短文。 Folio 版由女作家 Stella Duffy 作序,Duffy 多方面解讀瑪普小姐,讀後在不同的角度下(譬如女性主義的抬頭)對瑪普小姐多點認識,也更加明白為甚麼我對她那麼「著迷」。

Duffy 說瑪普小姐個子小,衣飾近乎古裝 (wearing something approaching period costume) ,說話謹慎,寫字工整,有家教(瑪普小姐只在家裡由家庭教師 (governess) 教導,沒有正式上學)。這位業餘偵探認為人不應越軌 (expecting people's behaviour to conform to their social and class types),是英國有規有矩的女性,這種性情近乎我心目中女性的理形。世無完人,瑪普小姐畢竟只是一個人,也有失落抑鬱的時候。

她是一個觀察者,一個老人家,當然只能「得個講字」,不能期望她追捕兇手,但多年的鄉村生活令她洞悉人性,深深明白多數人不是正直或者邪惡,只是好傻 (silly) 罷了 。一個有教養的獨身老人家,優雅的談吐,看透世情,有點人間世外 (otherworldly) 。

由 Julia McKenzie 擔當主角的《千尼大宅之祕》(The Secret of Chimneys) 故事電視版(人物性格不大跟從原著),講述千尼大宅二十三年前發生了一宗失竊案,一顆巨大得鑽石在舞會後不見了,之後發現一個女傭也失蹤,事件一直沒有解決,二十三年後,一個當時參與舞會的貴冑小提琴手,現已是奧地利的大工業家,來到大宅,跟大宅的後人談生意,卻遭人殺害 ..... 瑪普小姐和蘇格蘭場派來的名偵探芬治 (Inspector Finch) (在劇中芬治被稱為「蘇格蘭場的大師」(the Guru of Scotland Yard)) 一起偵察,案件終於水落石出。

破案後,大家才發現案件跟失竊的名鑽石無關,偵探大師芬治跟瑪普小姐道:「我因為著意那顆鑽石而忽略了其他的東西。」瑪普小姐回答道:「我從未關心過那顆鑽石。」瑪普小姐明白人的天性,愛恨交纏所產生的仇恨,有時比貴重的物件更能令人動殺機。

克莉絲蒂的故事佈局奇詭,加上她的生花妙筆,令筆者沉迷不已。

------------------------------

又,youtube.com 上的 MissMarpleAC Channel 上載了七個瑪普小姐的故事,值得細心欣賞 Julia McKenzie 及上代 Geraldine McEwan 的演技。

Sunday, October 9, 2011

柯南道爾偵探中王者

40年代的人談起福爾摩斯,腦海就是 Basil Rathbone 的形象


Jeremy Brett 就是我心目中的福爾摩斯


Rupert Everett 的福爾摩斯不抽煙斗,改抽香煙,已是「離經叛道」,

李天命曾經說過:(大意如下)你不能在鋼琴上胡亂彈奏,就說是對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嶄新演繹。

同理,一個演員不能像馬騮般跳來跳去,
扮成女人查案,就是對《福爾摩斯》的重新演繹。最近好萊塢以這樣的形式拍了兩部《福爾摩斯》電影,對這位偵探中王者的「重新演繹」,這是好萊塢江郎才盡,還是觀眾的智力低劣,只能觀看猴子雜技,不懂用頭腦推理?

一般人可能不認識 Hercule Poirot,Miss Marple,金田一,但不可能沒有聽過福爾摩斯 (Sherlock Holmes) 的名字。福爾摩斯小說作品並不算太多,而且都較短的作品(我讀過他的全集,較「長篇」的小說 The Sign of The Four 以小說來說都算短篇而已),《福爾摩斯》亦相當通俗易讀。
這位名偵探的角色在小說連載時已極之受歡迎,作者柯南道爾 (Sir Arthur Conan Doyle) 想把結局寫成福爾摩斯和宿敵莫理阿提博士 (Dr. Moriarty) 在瀑布旁一同墮崕死去。豈料福爾摩斯之「死」令「群情洶湧」, 原作者不得不把這位英雄「翻生」。

福爾摩斯的名字是神聖的,代表著十九世紀英國偵探的典範,就如貝多芬的 《月光奏鳴曲》,不是現代音樂騙子的「皇帝的新衣」,福爾摩斯的電影,電視劇必須遵守柯南道爾筆下這個人物神聖的守則 - 博學,精明,超人的推理能力,絕頂聰明,身手不凡,紳士風度,冷峻驕傲,他是一個吸毒者,脾性古怪,更有點神經質的抑鬱,在倫敦,福爾摩斯是很出名的偵探,警察部門都對他尊重有加。

對這位名偵探的演繹這多不勝數(我只看過幾個)。1940 年代的 Basil Rathbone,高佻,英俊,風度翩翩,40年代的人談起福爾摩斯,腦海就是 Rathbone 的形象。比較近代的其中一個扮演者就是《同窗之戀》(Another Country (1984)) 的 Rupert Everett。Everett 的福爾摩斯不抽煙斗,改抽香煙,當時(2005 年)已是「離經叛道」,惟畢竟 Everett 的憂鬱冷峻,紳士的打扮,迷人的風度,總算有福氏的「基因」。


而二十世紀後期,最好的演繹,要數 Jeremy Brett。戲劇性的演出,蒼白的臉容,對案件的狂喜,動聽的口音,Brett 就是我心目中的福爾摩斯。後期 Brett 的健康狀況不佳,飾演一個吸毒的名偵探,多了幾分神似。


The game is afoot!


Tuesday, October 4, 2011

垢衣裡的若愚大智:金田一耕助

石坂浩二

《犬神家之一族》初代的女主人公野野宮珠世,由島田陽子飾演

2006 翻拍《犬神家之一族》石坂浩二仍是金田一耕助,珠世由松嶋菜々子擔當演出。

一連寫了兩篇關於名偵探的文章,昨天找出《犬神家之一族》(犬神家の一族) (1976) 的 DVD 翻看。電影由市川昆執導,石坂浩二主演。

故事講述叱吒軍政界的日本製藥王犬神佐兵衛去世(原著犬神氏是造絲的),並留下奇怪複雜的遺囑,引起家族內的明爭暗鬥。一宗一宗的殺人事件,死者都是有機會承繼犬神家家產的人。因嫉妒產生的莫名的仇恨,為了親情而殺人,由於萬貫家財引發人性的貪婪,在命運的巧合安排下,在一念之惡的驅使下而動的殺機 ….. 這一切一切都無法逃過一個叫金田一耕助的年輕私家偵探的眼晴。水落石出之後是悲劇收場還是完滿結局?對於這個故事,我曾經寫過,我最深刻的體會是一個老問題 --最終的善(最好的結局)是否必然建築在無可避免的惡之上。

日本是崇優的國度。崇優不能不學大英帝國。日本應該是英國以外出產最多推理小說家的地方。她的推理小說時代由 1923 年,江戶川亂步推出《兩分銅幣》開始,直到現在,日本寫推理、偵探小說的作家,如恆河沙數。而其中的三大高峰,除了亂步之外,要數橫溝正史和松本清張。

橫溝正史筆下最著名的偵探就是金田一耕助。金田一是一個不修篇幅的人,一頭亂髮,頭戴軟帽,穿殘舊的和服,拿著一個行李箱,但他是一個極出色的偵探,就如徹西羅 (Cicero) 所說,大智藏於垢衣 (wisdom is often found in a shabby cloak)。新一代認識金田一耕助多是透過漫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主角金田一一是耕助的孫兒。

小時候我看過金田一耕助的電影是看豐川悅司當主角的《八墓村》(八つ墓村),那時我以為是恐怖片,看後發覺不是,年紀小的我對需要推理的劇情完全一頭霧水,那時當然不知道豐川悅司飾演名偵探金田一耕助。長大成人後,我愛上偵探小說,除了英國作家的作品之外,亦慕名讀了松本清張的小說,如《天城山奇案》、《砂之器》等。松本的作品則深具社會性,惟文筆比較平鋪直述,而橫溝正史是傳統的推理小說家,他的作品直到最近才讀到。

近幾年有《犬神家之一族》DVD 出版,真正欣賞到金田一耕助的風采。《八墓村》時因為年紀太少,對豐川悅司沒有多少記憶,而石坂浩二在《犬神家》的演出,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犬神家之一族》的音樂由大野雄二主理,也精彩絕倫。《愛的鮮血》愛のバラード)不止優美動人,副曲部份的旋律如迷霧散去,有令人釋然之感,腦海中浮現出金田一耕助在眾人之前把疑團揭開,兇手坦然承認罪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B1ZtcpqgzM

Sunday, October 2, 2011

克莉絲蒂的瑪普小姐

Joan Hickson 飾演的 Miss Marple 比較「冷」、內斂,她的精明過人亦因此更有說服力。

Geraldine McEwan 外貌慈祥,經常微笑,令人有好感, 是否最神似,見仁見智。

新一季的《瑪普小姐》,主角換上了 Julia McKenzie。 和眾多英國電視演員一樣,McKenzie 是舞台劇出身,演戲功力甚深,惟故事不依原著。


今天翻讀克莉絲蒂 (Agatha Christie) 的《聖誕布丁歷險記》 (The Adventure of The Christmas Pudding),意猶未盡,再拿出她的《十三難題》 (The Thirteen Problems) 來讀。克莉絲蒂小說的可愛之處,就是她筆下的偵探人物性格多樣。


她筆下的 Poirot 是赫赫有名的大偵探。而《十三難題》的主人公瑪普小姐 (Miss Marple) 就只是一個住在鄉村小鎮 St. Mary Mead 的獨身老人家,閒來就是種花編織,處事未見得精明。不是專業偵探的她,憑著豐富的人生經歷,驚人的邏輯思維,洞悉人性的善惡優劣 (an unmatched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with all its weaknesses, strengths, quirks and foibles),協助偵破一宗一宗的奇案。瑪普小姐是令我最著迷的「業餘偵探」。

Jane Marple 這個角色最初在 1926 年 The Sketch 雜誌連載的短故事《週二晚的聚會》 (The Tuesday Night Club) 中出現。後來這短篇成為 1932 年出版的《十三難題》中的其中一個難題。據說瑪普小姐是克莉絲蒂的祖母的形象,亦是一般英國有教養的鄉村女士典型,外出永遠一件 Tweed 外衣,長裙子,戴著優雅的帽子。而關於其姓氏 Marple, 最流行的說法是作者曾經經過的 Stockport 的 Marple 火車站的站名。

在最初的故事中,瑪普小姐的角色並不是慈祥的老人家,而是「八卦」(好奇心極重),愛說閒話的人,這些缺點在後來的故事中不見了。角色變得較為「完美」。

《瑪普小姐》的故事曾經多次被搬上電視螢幕。我第一次看的是 Geraldine McEwan 的版本。McEwan 的 Miss Marple 外貌慈祥,經常微笑,相信系瑪普小姐後期的版本,演出令人有好感, McEwan 是不是最神似克莉絲蒂筆下的瑪普小姐,則見人見智。

後來我買了 Joan Hickson 版本的 DVD,就馬上被她吸引。較 McEwan 早的 Hickson 扮演 Miss Marple 比較「冷」、內斂,沒有 McEwan 的笑臉,她的精明過人亦因此更有說服力,Joan Hickson 是我最欣賞的瑪普小姐,而 Hickson 的《瑪普小姐》故事,也最貼近原著。

英國 ITV 新一季(第四季)的《瑪普小姐》,主角換上了 Julia McKenzie。 和眾多英國電視演員一樣,McKenzie 是舞台劇出身,演戲功力甚深,但據說故事不依原著(不是加插不同的角色和題材,就是編入新的故事),雖然如此,我仍期待觀看 Julia McKenzie 的精彩演出。

在 Joan Hickson《瑪普小姐》系列的 A Carribean Mystery 故事裡,瑪普小姐的侄兒 Raymond 送她到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 (Barbados) 享受陽光海灘,回來後英國整天下雨,Raymond 對她說不好意思,一回來天就下雨。瑪普小姐卻說,啊,我倒懷念這種天氣。世故而對世界有深刻認識的英國人,就是喜歡這種陰晴不定、孕育不少詩人墨客的天氣,陽光普照雖然美好,但與文明絕緣的只是一片荒地。

我總是懷念英國的雨天多於陽光海灘。就因為瑪普小姐這樣的回答,就令我更「愛」她了。

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1

克莉絲蒂筆下的名偵探

David Suchet 就是 Poirot 的「化身」


由 Albert Finney 飾演 Poirot 有戲劇性,火候十足,演繹精彩絕倫。

又是大開本書會 (The Folio Society) 年度續會的時候,今年訂購了一本克莉絲蒂 (Agatha Christie) 的作品。

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精彩又易讀,故事佈局慎密,文筆簡潔清晰(讀偵探小說,我希望的就是簡潔清晰,當代最著名的 P. D. James 的小說是好,但枝節、形容的筆墨太多,故事就變得偏長)。克莉絲蒂筆下其中一個最出名的角色就是比利時裔偵探 M. Hercule Poirot,一個個子矮小而且傲氣,精明細緻,萬事井井有條兼有點潔癖的人。生活在優雅的裝飾藝術 (Art Deco) 年代,Poirot 永遠衣冠楚楚,一絲不苟。


David Suchet 是 Poirot 公認的最佳人選。Suchet 系英國演員,數年前在飛機上看過他在 A Perfect Murder (1998) 的演出,那時我忘記了電影裡那位偵探就是鼎鼎大名飾演 Poirot 的 Suchet,但覺得他氣質高人一等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the others) 料這為演員非汎汎之輩 (又,英國演員在美國拍戲,多數相當突出,當代要講 Christian Bale),後來才記起他就是 Poirot 的「化身」。Suchet 演 Poirot 得心應手,拿著手杖,細步而行,Suchet 把 Poirot 的條理,潔癖,心思細密演的恰到好處。


Poirot 不是一個人見人愛 (likeable) 的人物,他的行為有時相當「乞人憎」。David Suchet 的 Poirot 有點太優雅,所以論印象深刻,反而要數到名演員亞爾拔芬尼 (Albert Finney),他只是演過一次 Poirot,就是在《東方快車謀殺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76)) 裡。亞爾拔芬尼舞台出身(他是皇家戲劇學院 (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 畢業)),飾演 Poirot 有戲劇性,火候十足(甚至過火)。Poirot 雖然個子小,但查案時的霸氣非常,由亞爾拔芬尼演繹,的確精彩絕倫。

《東方快車謀殺案》描述東方快車上一個商人被殺,但列車被困在大雪中不能行駛。列車的總監 (director) 要求乘客之一的 Poirot 務必在鐵路開通之前把案件解決。電影最精彩的部份是末段 Poirot 召集眾人,公佈兇殺案的罪犯,
亞爾拔芬尼那段對白一氣呵成,字力萬鈞「這裡有一個死有餘辜,令人厭惡的殺人犯給人用厭惡的手法謀殺了。」(a repulsive murderer has been repulsively but perhaps deservedly murdered) ,而他向列車總監說「這宗案件有兩個答案,一個簡單的,一個複雜的,你可選擇對警方說其中一個答案。」總監決定向警察提供那一個答案,決定全車人的命運,所有乘客屏息等待,最後他作出了抉擇,這個時候積雪就快給清理好,列車亦準備啓程了..........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徹西羅論美好人生

大開本書會版本的《論美好人生》


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 的《荷利西亞的誓言》 (The Oath of Horatii) 描述一個羅馬家族的三兄弟向父親發誓對羅馬忠誠而出戰


現時的人講「美好生活」,是低級的華衣豪食。這裡的人富裕,但金玉其外,內裡腐爛變成空虛,以至人不像人。不見那些「豪宅」、「名牌」產品以為美輪美奐,但這些物事用料差品味劣,低劣之情表露無遺。

看看人家裡的書本,可以顯示那家人的靈魂,
這裡的人不少家裡滿屋葡萄酒,但除了廁所裡的那本「八卦」雜誌外,屋內一本書都沒有(不得不提,出了電子書之後,空殼家庭的真空可以買部 Kindle 放在家裡來掩飾,但一開口還是掩不了口中言之無物的臭味)。華衣、豪食、金碧輝煌的住所跟「美好生活」完全無關,人們生活裡只要這些,是慘淡人生

我心裡的美好生活,是如蘇格拉底所言,
沒有思考過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 (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又如大史家莫森 (Theodore Mommsen) 在《羅馬的歷史》 (A History of Rome) 所言,羅馬貴族一生簡樸克己 (austere restraint),地位越高,個人的自由越少,遵從羅馬的習俗,貴族的生活都是嚴謹而素淡的 (a grave and severe life)。

簡樸克己、嚴謹素淡的生活,令我想起法國畫家大衛 (Jacques-Louis David) 的《荷利西亞的誓言》 (The Oath of Horatii),
畫裡描述一個羅馬家族的三兄弟向父親發誓對羅馬忠誠,出戰另一個城邦的家族的三兄弟。灰淡簡單的背景,顯示羅馬人的克己生活,嚴肅的臉孔,完美的男人身軀,男的流露堅定的眼神,保家衛國的決心,而女的在一旁,為年輕的男子出征而黯然神傷。那份精神、力量、決心表現羅馬的光榮,在大衛用色的光與暗之中,散發得淋漓盡致。

今天開始閱讀羅馬大儒徹西羅 (Cicero) 的《論美好人生》 (On The Good Life),認真地認識這位大儒、大政治家的人生價值。《
論美好人生》以拉丁文寫作,言辭優美(據聞教宗格歌利一世 (Gregory I) 禁讀其作品,怕其優美的文筆令年輕人「分心」,不能一心一意學習聖經) ,徹西羅深受歷代哲人儒者稱許。哲學家們津津樂道的不止是其優美的文筆,而是他的人文精神。

徹西羅系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有理性 (reason),所以跟其他動物不同。要透過理解人的需要、
關懷、慾望才能理解他本性的善良。他認為人自由獨立,可抉擇自己的行事。人有權利,但跟著隨權利的是責任。人類無分貴賤。慈愛、慷慨、善行和公義系維繫人類社會的基礎。這是二千多年前的人所寫的理念,羅馬帝國,果然是人類文明的典範。

《論美好人生》集合了徹西羅的多篇論著。在《拖思卡倫討論》(
Tusculan Disputations) 中,徹西羅想帶出一個中心思想,就是道德的善 (moral goodness) 已經足夠令人渡過美好人生,惟道德是否唯一的善?還有其他的善嗎?需要細心的讀和領會。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樂山樂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舊居位於山丘之腳,樹木青蔥,丘上蜿蜒小路,路旁是英式大宅,沉穩世故,有人覺得太老成持重,高不可攀,但那裡卻深得我心。而新居位於海邊,每天眺望海山一色、萬里廣闊,開陽的景觀,年輕的活力,惟寧靜舒泰的環境,令我心情豁然開朗。今晚獨個兒觀看灣岸的酒店、遊艇的點點燈光,那份安靜,覺得在特定得時空,世俗照樣可能超然物外。以山為樂多年,重返海邊,今後以水為樂,新的開始。

無論愛山還是愛水,喜樂如山還是如水,新的《陽台生活》我希望用「神之一曲」 -莫
特的第29交響曲- 作為開始。

馬勒、布魯克納...的音樂,每一曲都鬼斧神工,
音樂裡思潮起伏....但畢竟,這是人的音樂,展露人的情感。唯獨莫扎特(Mozart)的音樂,是神的音樂.....神的音樂,如神的語言,需要接近神的思想的人....才能演繹出來給我們欣賞....(摘自《人神之別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日)

特的29,我以坎庫爾(Otto Klemperer)及愛樂交響樂團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的作為「標準」,認為他坎氏的節奏快慢恰當的近乎完美,是「神的使者」。

特 29 的第一樂章 allegro moderat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NH_cP3UWM

Friday, September 16, 2011

再見,嘉多利山

聖多瑪斯亞奎拿
(Saint Thomas Aquinas) 是基督徒,
但他的心靈知性上是開放的,
追尋宇宙人間的真理,並無異至。





因為業主決定把嘉陵大廈拆掉重建,今天是我在嘉多利山的最後一夜,明天要離開這座英式的老宅。這裡有一個很大的陽台,而我一見這個陽台,就引發我我寫《陽台生活》。寫作已經近三年了。《陽台 生活》的開始是我追尋智慧的生活,在我的第一篇文章裡,我說:在陽台上的短暫時光,人能所及,既非神聖、也不超越自然,與生活融成一體,知性苦樂盡嚐 (This short moment on the
verandah is physical and nothing sacred or supernatural. It forms part of one's life, from an intellectual perspective, that all we have to go through, joyful or sorrowful it may be)。

那篇文章提及了兩位哲學家:聖思定 (St. Augustine) 及聖多瑪斯亞奎拿 (St. Thomas Aquinas) ,他們為中世紀哲學的代表人物。聖思定系獨自沉思的教父哲人,而聖多瑪斯則是大學教師,經院哲學(scholastic philosophy)的第一人,著作等身,學富五車。他們都是基督徒,但他們的心靈知性上都是開放的,追尋宇宙人間的真理,並無異至。
《陽台生活》正如兩位大哲一樣,要有自己的立足點,進而向未知的境地進發,以史為鑑,繼往開來。

明天離開這裡,但《陽台生活》並不會消失,雖然沒有了陽 台,反而令我有更大的動力。凡事有得必有失,由於老宅相當寛趟(雜物房比不少人家的睡房要大),因此儲了不少東西,三年沒有一動,今次搬家,掉去家中不知多少「垃圾」,如哲學家去蕪存菁。思想上我亦覺得是去蕪存菁的時候,把取捨後在有限生命裡不能(不值得)染指的東西棄掉。我的追求更加肯定,要像伊辟鳩魯(Epicurus)般,在花園內和友人共渡美好的時光,追尋無憂喜樂(undisturbed happiness)。


期待新的《陽台生活》!

(聽著 Mark Owen 的 Magic Love 成文,每次聽此曲,心靈逍遙歐洲歷史之中)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11

琴弦上的四季


有人說義大利作曲家韋華第(Antonio Vivaldi)作了一首協奏曲,並把它重複了百多次,來形容韋氏的音樂千篇一律。但我沒有這個感覺,相反,單單聽他的《四季》(The Four Seasons) 描寫四時的變化,已是四幅不同的圖畫。四首曲用弦樂活靈活現把巴洛克時代的把農村四季生活展示給我們,的確令人驚歎音樂造出的視覺效果。


《四季》很可能是最多人演奏過的曲目。我第一個聽的四季就是我經常提及的穆特(Anne-Sophie Mutter),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指揮維瓦納愛樂樂團(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錄音。喜歡冷天的我,尤其對秋、冬兩個樂章偏愛。冬天的第二樂章 Largo,撥弦造出冷雨瀝瀝的景色,還是少女的穆特悠揚的小提琴,温婉而精緻,我彷如坐在屋子之內,壁爐之旁,一杯熱辣辣的紅茶溫暖著雙手,靜靜的聽著外面的絲絲冷雨打在窗上。穆特的四季就成為我「忘憂」的首選了。


在《
留聲機》雜誌(Gramophone)的網頁上,聽了幾個四季的樂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亞歷山大利亞 (Rinaldo Alessandra) 指揮 Concerto Italiano 的版本,擔任小提琴獨奏的是維卡理(Francesca Vicari) (Naïve OP30363)。雖然是用古樂器的演奏(period instruments)演奏,演繹其手法居然相當大膽,充滿戲劇性,雷動深沉,抑揚頓錯,力量萬鈞的大提琴,相對維卡理的小提琴穩陣圓滑,速度平穩恰當,感染力驚人,音樂營造出色彩斑斕,令人神往的一幅一幅圖畫。

當然喜歡不熅不火的四季的我,可能亞歷山大利亞的濃烈並非我的首選,但一如《留聲機》關於《四季》的一篇文章引述指揮家馬康(Andrew Marcon)說:「一個音樂人要真誠的演繹《四季》就要像一個演員演繹他的劇本一樣。」亞氏的戲劇性,令四季回味無窮。


另一個版本為馬康指揮 Venice Baroque Orchestra,擔任小提琴的系 Giuliano Carmignola(Sony Classical SK513532)。 樂團的音樂感強烈,音色清脆俐落,獨奏的 Giuliano Carmignola 手法玲瓏,惟我覺得奏的太快。

多年前聽到 Nigel Kennedy 的版本,我嘩然,這那能算是《四季》?今天聽到 Red Priest,我已年長不少,已能接受離經叛道的演繹。 Red Priest (Red Priest RP003) 的運弦毫不圓渾,相反有點「刺耳」,短速的管樂相當「搶」,與弦樂可謂平起平坐。對於演奏的技巧我無從評點(因我不懂),但以個性
及這種「異端」與別不同來說,Red Priest 是毫無疑問贏了一仗。

Camerata Bern (Berlin Classic 01084362BC) 的演出很活,弦樂鋒利,凸顯出冬天的冰冷,樂團的整體演奏很有力量,反而小提琴 Thomas Zehetmair 雖然運弦俐落,音色優美,惟輕快略為單薄。而樂章結尾有點虎頭蛇尾,美中不足。


同一曲目,演繹居然可以這樣變化多端,大開「耳界」。


聽一聽穆特的
冬天第二樂章 Largo,不過演奏的樂團並非維瓦納愛樂,而是柏林愛樂 (Berlin Philharmonic) ,短片裡還可以一睹卡拉揚的風采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Ohlg8uYja0

Monday, September 5, 2011

命運規劃局、神樣的孤高(下)

電影裡的規劃局,由「主席」制定人類的計畫,並由一批「官僚」執行。領航文明里程的、管理這個世界的這批「官僚」,衣冠楚楚,三件頭西裝筆挺,披上大衣,頭帶紳士絨帽 (felt trilbys 或者 tweed hats),冷靜內斂,在莊嚴整潔的規劃局內工作,表現的是秩序、高度文明。組織尊卑有序,長幼有次,權限清晰,在執行任務時,當事件發展不如計畫,超越執行者的權限,之後的任務便落在更高級的官階手中。他們神通廣大,可以超越空間,但非全能。

電影的主線系講自由意志的。如果物理世界是預定的 (predestined),人的自由則無從說起,人亦不需要為他的行為包括殺人、強姦負責。人自己的所謂選擇,已經是世界內因果的一部份,有人認為只有預定的世界,天主的全知 (omniscience) 才能成立,但祂還是可以透過先知 (foreknowledge),給與人類自由而無損全知。

「主席」是否全知,電影內沒有說明,他是否全能 (omnipotence),也沒有具體交代,但他有能力改變計畫,電影故事描寫的「巧合」就時因為「計畫」曾經被修改的關係,一些舊計畫殘餘的機會率令新的計畫多添變數,結果令新計畫未能如計畫執行(這樣才有故事可說吧)。

「主席」也無處不在 (omnipresence)。「無處不在」不是無論甚麼時候都在全部地方出現,而是如 Harry (Anthony Mackie 飾) 所說,主席曾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只是人們沒有發覺而已。

全知、全能、無處不在的概念系基督教神學的一個中心,而基督教主導西方文明一千多年,人類自由還是命定亦有不同的見解,從不同的神學觀裡面發展出來。

規劃局的「主席」給與人自由,選擇吃甚麼,穿甚麼,完全自由,但他收回大事的自由,這才需要規劃官微調事件,令世界如計畫運行。若不跟從計畫,當事人將被「重新起動」(reset)。

高級規劃官 Thompson (Terence Stamp 飾) 跟 Norris 說:「我們曾經給與你們自由。我們把人類從群居搜擸引領到羅馬帝國的高峰,但你們回饋給我們的是五個世紀的黑暗時代 ..... 主席覺得在刪除學習模式前,我們應先教導你們怎樣踏自行車。於是我們回來了,帶給你們文藝復興、啓蒙時代、科學革命,我們教予你們怎樣用理性控制本能,直到 1910 年,我們又再放手了 ........」但一放手,人又帶來了世界大戰、大屠殺、核子危機 .......

規劃局代表的文明,羅馬帝國、文藝復興、啓蒙時代、科學革命正是西方文明的典範。這樣的文明是很孤高的,因為文明不是大眾的,大部份的人只能仰望精英的成果,也許文明本身就排除了普及的性質。自由與否,我無可引證,但倘若透過參視並建立箇中的原素(文學、歷史、藝術、哲學),我們真的能夠在凌亂無章、沉悶不堪的野蠻中建立知識秩序,從野獸的生活中分別出來,如果這就是文明,委實美好。

(全文完)

Thursday, September 1, 2011

命運規劃局、神樣的孤高(上)



好萊塢的電影系大眾的電影,不深刻,但娛樂性強。由於導演、編劇及演員的質素皆高,好萊塢的大製作不會差到那裡。而且他們題材廣泛,不單只有黑社會。最近一齣講偷聽的本地電影,據說一班地產商人開會時仍是「老黑」味十足,「桐油罎就只能盛桐油」(我不會浪費人生看這部電影,讀一篇有質素的關於那部電影的影評已經系對電影最大的讚美了)。

好萊塢膚淺卻仍明白高文化(high culture)就是高文化,雖然在表達上比較露骨,惟導演永不會搞錯,人類的歷史裡,文化的高低,文明跟野蠻的分別。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1995 年的《七宗罪》(Se7en)。


有一幕 Morgan Freeman 飾演的探長 Somerset 到圖書館,發現一班管理員正玩撲克牌,便大聲道:「我不明白,這裡有那麼多書本,彈指之間就可以獲得世上的知識,看看你們,竟然整晚打撲克牌?」管理員們笑著道:「嘿,我們都有文化的。」其中一個扭開CD機上的開關,又道:「這個夠文化了吧。」CD機悠悠播出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Air on the G String),鏡頭影著 Somerset 找尋、閱讀綽紗(Geoffrey Chaucer)的 《肯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 Tales、但丁 (Dante Alighieri) 的《神曲》(Divine Comedy) 等古籍,看看古時英倫朝聖者的旅程故事、了解一下維吉爾 (Vigil) 的地獄遊記..........

此等氛圍,書香處處,
圖書管理員聽的是巴赫,不正是要指導觀眾「這個就是文明了」麼?

言歸正傳。最近看了一齣叫《命運規劃局》(The Adjustment Bureau)(我不知道本地怎樣翻譯,但《命運規劃局》名字相當傳神)。故事描述炙手可熱的年輕候選參議員 David Norris (Matt Damon 飾),因被揭發過去的小過,在選舉中落敗,投入金融界,伺機東山再起,但「陰差陽錯」,發現一神祕組織「微調」世界發生的事,而 Norris 要被安排成為政壇的大人物,但要離開深愛的舞蹈家 (Emily Blunt 飾)。Norris 決定要跟神通廣大的神祕組織對抗,找尋自己的自由......

那神祕的規劃局似乎表達了西方對文明的一種共識,就是文明從來不是大眾的成就。人間的井然秩序被一批精英所控制從而令文明得以延續,因為大部份人是庸人,不懂怎樣把世界管好。然而,自由的人文精神則認為不管如何,人類的自由不該被規劃的,縱然規劃得多麼堂皇。

G弦上的詠嘆調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yIcoPrAgvs

(未完待續)

Tuesday, August 30, 2011

音樂之父的《耶穌,人所仰望的喜悅》

前天聽到一個在教堂裡的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清唱劇 (Cantatas) 弦樂演奏,曲目系耳熟能詳的 《耶穌,人所仰望的喜悅》(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安詳寧定的鋼琴演繹。

巴赫相當多產(作為一個父親和一個音樂家),單是清唱劇已經有二百O九首。他亦是十四名子女的父親!


巴赫的音樂,洗滌心靈。克拉克勳爵在《文明的軌跡》(Civilisation)
描述天主教的抗衡改革(Counter Reformation) 時以「堂煌壯麗與謙卑順從」 (grandeur and obedience) 作為標題。古時的藝術家創作建構堂煌壯麗的作品,而且不像當代的藝術家,他們不反建制,不挑戰權威,以謙卑順從的心對教會的權威服從。我深信,沒有一份謙卑的心,對宇宙浩大的敬畏,對人將來的肯定,仰望造物主的偉大,不可能創作到這樣感動人心的作品。時代的變遷,世俗化的進程,令現代的藝術帶反叛批判性多於令人感動的元素,因此,像巴赫的作品,當代已無以為繼。

我聽過幾個鋼琴版本,覺得高斯坦(Alon Goldstein)的很好。人所仰望的喜悅是平安多與官能上的狂喜,所以琴聲顯出那心內的平靜,安詳寧逸比跳躍的音符為佳。

Alon Goldstein, Jesu, the Joy of Man's Desir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Kq5IcBFyeQ


Saturday, August 27, 2011

B-Movie 的一曲天涯、音樂中頃刻天堂


升中三前的暑假,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有個叫「教授」的朋友拿了張 B-Movie 的 Nowhere Girl 12 吋 single(單曲唱片)上來,說此曲非常,必定一聽。於是馬上把唱片放上新買的「雅佳」唱盤(日本赤井電機出品),音樂一放出來,一聽鍾情。

B-Movie 是英國 post-punk 的樂隊,如果 punk 的年代,是英國樂壇的「黑暗時代」,post-punk 就是「文藝復興」。 B-Movie 就是以一首,亦是這個 12 吋單曲版本的 Nowhere Girl,奠定他們的在音樂歷史殿堂地位,英國亦開始進入音樂的黃金時代。


其實 B-Movie 樂隊如其名,屬於「B 級電影」,跟 Joy Division 相距甚遠,除了 Nowhere Girl 「一曲走天涯」之外,其他歌不可入耳。唯獨只有 Nowhere Girl 神祕的笑聲前奏,豐麗的電子鋼琴,冰冷而暗淡的典型英式唱功,構成一幅簡約淡麗如德國浪漫派畫家 Caspar David Frederich 的圖畫融匯英國固有那份對世途的頹然無望感。在陽光普照的暑假天,聽著黑膠唱片,幻想遙遠而且我一無所知的英倫的音樂風景,終於明白音樂天外有天,亦明白自己不是要 Rod Stewart,而是要追求日後的 B-Movie 後的來者。


當時那類英國 45 轉單曲唱片,由於印量少,一碟難求,後來不知幾經艱苦才買到那張唱片,已是多年後的事。今天在iTunes 上按幾下滑鼠,重溫了 B-Movie 的音樂,重播的媒介不同,但腦海裡重現那一天,黑膠唱片在陽光下轉動,那美妙的旋律,依舊不變,恆事角度,往事不如煙,又一實例。沒有當代的科 技,iTunes、mp3、Lossless、不可能再欣賞 B-Movie 動聽的歌曲,因為那麼多年來,我的黑膠唱片已經變舊了,音色不可能不走樣。誰說新時代一定不如舊的?古騰堡的印刷術就是新技術,令大多數人可以讀書,便是石破天驚的好例子。


有很多新一代的人和事物不如舊的,我同意,從來文明的進程都是由優秀的一批人領航的,那些新不如舊的,任由他們在物競天擇中,感受自然的殘酷而長進或者被淘汰吧,而我繼續從優秀的科技下重生的妙漫音色中領受頃刻的天堂。Alleluja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jW2P05Mi14


Thursday, August 25, 2011

好的廚師



有人說他不是為生而食(eat to live),而是為食而生(live to eat)。我當然不是 eat to live,無論是物質上和心靈上,為生而食是不幸,悲慘的人生(a miserable life),但我亦不是 live to eat,我的境界更高(對此我不會謙虛),試想想,如果一個人只是為食而生,沒有其他生活的元素調劑 - 愛情、思辨、奮鬥、創造,感受人生喜怒哀懼,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怎會完全?


食物除了是為了基本生存之外,亦是對人類進步的肯定。能烹調出色、令人舒服的菜式的地方,肯定是進步文明的國度。貪污腐化、朝不保夕的城邦國家、人民那有心情炮製美好的食物?


有了 youtube ,
看名廚烹飪,真是唾手可得。

有些名廚走火入魔(如英國「肥鴨」(Fat Duck) 的 Heston Blumenthal,他是化學家,把食物弄得三不像,美名「份子美食」)不是我「杯茶」。有的精緻非常,在家裡無可複製 (Raymond Blanc) .......


Gordon Ramsay 米芝連三星名廚,
霸道,富戲劇性,他有節目教基本的菜式,他的方法,對我最為受用。蜜月期間曾在他倫敦醫院道 (Hospital Road) 的餐廳午膳,肯定他旗下的出品水準一流(他主力當明星,又有多家餐廳,餐當然不是他親自主理的了),惟未算完美,我食過唯一完美的系東京千代田二番町 的 Amie Vibert,是某一年的平安夜的晚餐,當時小病的我,領略人生唯一一次「味之和諧」。

Jamie Oliver 我最欣賞,他的熱忱把健康美好的食物推廣,倡導家常、「地元」(じもと)的食物,也把簡單的烹調方法,無私公開,我嘗試過一些他的食譜,的確簡單而美味。


今天重溫 Nigel Slater 的簡易晚餐(suppers)。Slater 並非專業,是作家多於廚師,可以一看,但感受不深。


在英國的 Amazon 書店上搜尋烹飪書的時候,給我發現了 Simon Hopkinson 的 The Good Cook。The Good Cook 曾經搬上電視。看 Simon 烹調,賞心樂事。一台黑膠唱機,一兩張舊照片,茶几上的書本、一個壁爐、舒逸的家居,從容不逼的教導,美妙的背景音樂,看呀看,停不下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Ija1zufNg


Saturday, August 20, 2011

四季忘憂 琴聲哭泣



昨天聽了幾個以前從未聽過的韋華第《四季》版本,本來想淺談一下,但讀了今天《信報》王迪詩小姐(我懷疑「她」是詹瑞文)講及小提琴家普爾曼 (Itzhak Perlman)[上圖 ] 來港的文章,看到普爾曼的名字,心情沉重起來,不能不寫一下我認識他的經過

我同意普爾曼是當代最好的小提琴家,雖然我的「兒時情結」令我「
愛」穆特(Anne-Sophie Mutter)多於其他提琴家。為甚麼?

我第一次聽穆特演奏是卡拉楊指揮維瓦納愛樂樂團的《四季》(EMI 出品)
,穆特是小提琴獨奏部份。那時還是黑膠碟年代,唱片封套上,少女時代的穆特,肩上一件紅色的毛衣,坐在林間,好不優美(紅衣乃卡拉揚的標緻,那時聽古典的初哥多很崇拜卡拉揚,我也因此買了一件 Jaeger 的紅色毛衣)。韋華第的小提琴協奏曲樂韻悠揚,把農村的四季生活透過音樂活現眼前,穆特的演繹,温婉雅緻,毫無菱角,現在聽來可能不夠「火」,惟四十多分 鐘在歐洲的鄉郊漫遊,那個時候已令我樂而忘憂,陶醉不已,就此,穆特成為我的最愛」

我認識普爾曼是在格拉斯哥求學期間,一個不太寒冷的黃昏,我和同學到電影院看《
舒 特拉的名單》(Schlinder's List),一齣很沉重的電影。但令電影沉重得不能承擔的是那提琴聲。知道那是普爾曼的演奏是後來的事,電影音樂裡的每個音符都像低泣,那份震蕩、那份感染力(ability to interrupt),如冰河猛瀉,不可收拾,內心的反應,無法形容,是普氏感同身受,還是他的技術超凡入聖,我仍不得而知。

在情感力量而言,普氏的《
舒特拉的名單》不可複製。之後多少個 cover versions ,同一個音階,相似的編曲,都沒有他泣訴的力量,都無法令我對那份人生如此(a fact of life)的悲哀坦然接受產生共鳴,並賦予沉美的音韻。每一次我聽到普爾曼的琴聲都難以抽離電影裡面的畫面,所以我很少把電影的原聲 CD 放進唱盤內。而《舒特拉的名單》是唯一一齣令我哭泣的電影,也成了一齣我很喜歡但無法觀看第二次的電影。


Tuesday, August 16, 2011

海頓與上海婆



奧地利作曲家海頓(Franz Joseph Haydn)跟上海婆有甚麼關係?

海頓是西方的「交響樂之父」,有生之年創作了超過一百首交響樂,無數的協奏曲。一百多首交響曲有多少?貝多芬、馬勒 (Gustav Mahler)、布魯克拿(Anton Bruckner)一生都是完成了九首交響曲(馬勒的第十無法生前完成)。當然論曲式的豐富多姿、鬼斧神工,海頓的樂曲無法比擬(他的交響樂大多二十多分 鐘的「短曲」,跟馬勒、布魯克拿的「長篇大論」不可渾為一談),為創作數量之多,可為後無來者,令我想起70-80年代的顧家輝,那時差不多首首電視主題 曲都是顧氏的作品。


都是七、八十年代有齣趣劇叫《上海婆》係「肥肥」沈殿霞主演的,劇情「胡鬧」,惟主題曲歌詞頗有趣:「尋晚夜,個上海婆鬧我,我係都o吾認錯,距吱吱喳喳 巴巴閉閉總之彩距你就傁........」當時發覺那主題曲相當「動聽」,後來才發覺原曲來自海頓的小號協奏曲(Trumpet Concerto)。海頓的小號協奏曲一貫驚喜交集,「曲」情緊湊,聽著樂而忘憂。

聽聽協奏曲的第三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z_4jrhwIiQ&feature=fvst

Saturday, August 13, 2011

一碗腸蛋麵裡的優質時光和極人之味


人們喜歡說食方便麵是「捱」- 甚麼「捱公仔麵」、「捱杯麵」之類。「捱」與「歎」的根本是福緣。苦樂同源,不少人所謂的「捱」我可以欣然「歎」(享受)一個下午。他們眼中的「歎世界」,我如墮煉獄,避之則吉。

不少人又喜歡「抵食」(物超所值),但又要「豪食」。他們浪費人生每天不停找尋「抵食」的優惠,甚麼十元兩件的金槍魚壽司、$169 鮑參翅肚餐。其實想深一層,一家食肆長期「抵食」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要真的物超所值,賣方一定虧本,試問又怎可能長期做虧本生意?我求兩餐溫飽美味,無須「抵食、豪食」。

英國有人發起運動,罷買不合理地便宜的食物和東西,因為價錢太便宜,在供應過程中,必定有人受苦,產品的質素必大有問題。你去食十元兩件的金槍魚壽司,中間有甚麼人受苦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把這些東西食進肚子了,其中一個受苦的是你自己。東京銀座一流的壽司店,一片金槍魚腩(トロ)可以賣過百港元,十元兩件壽司是甚麼東西,自己想想吧。

與其食這等「豪食」,不如吃一碗矜貴但完美的方便麵。

筆者食方便麵三十多年,對方便麵追求已經超越口腹之慾,是神道的宗教。食方便麵絕對不是捱苦,而是對食材的尊敬,感恩世間能給與我的味覺一瞬之間天國的感受。

今天陽光燦爛,外面太熱,躲在家中,弄了腸蛋麵作午餐。麵是博多達磨(だるま)豬骨湯麵,九州湯麵用細麵配豬骨湯底,湯味重,湯也由於膠質多而濃厚。麵身幼,用開水煮的時間必須短,讓半熟的麵條吸收豬骨湯,麵條的軟硬度及味道才能恰到好處,再配以煎蛋及香腸,畫龍點睛。

日本的三島雞蛋味道清淡,但蛋白、蛋黃的顏色光亮悅目,煎蛋放在麵上像顆寶石放在天鵝絨上。而其味清淡,剛好適合濃味的豬骨湯麵。

長崎浪漫工房的九州豚肉西班牙式香腸 (chorizo) ,加蒜頭兩粒放進焗爐以180度烤焗10分鐘,拿出來,反身,再焗 8-10分鐘。腸衣變得香脆而濃甜的脂肪及肉汁仍鎖再腸衣之內。

如春去秋來,潮汐漲退,作息有時,煮麵和吃麵的過程也是「道」。熱爐,放入香腸,燒水,煮麵條和放湯的水需要分開,下麵條,煮45秒,隔水,燒鍋,取腸反身,回爐,鍋下油,煎蛋,放湯,蛋、腸放麵上,洒上蔥花。拉麵為男人的食物,必定要大口大口的吃,要不出一會在湯未變凉、麵未變軟之前就把麵吃完。

陽光透過廚房陽台的玻璃窗,令週末的中午顯得額外舒泰忘憂(cozy and insouciant),煮食過程中可以順便思考一下人生,認同欣賞世間的美好物事是福氣,回味藍天白雲在福崗市街漫步的日子,不出一會,就已經為自己端 上一碗腸蛋麵,先喝一口湯,追求極人之味,就這樣渡過一個中午的時光。

甚麼是「極人」?

多年前在日本看過一個節目訪問建築家「極人」安藤忠雄,安藤氏曾經為 911 的 Ground Zero 重建提議。他並沒有像其他設計師一樣建議興建另一個商業大廈群,而是在 Ground Zero 上,築構一個圓拱形的巨大鎮魂場,記念犧牲的三千多人。安藤氏的設計,震撼得我登時無言。


Monday, August 1, 2011

女孩子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個字

昨天看藝人李思捷扮演秋官唱 Oh! Gal,維維妙。而秋官當年一身船長服, 摹仿的就是沢田研二唱 Oh! ギャル,「扮野秋」學沢田研二當然有一手。今天聽聽原唱,沢田研二的感染力果真非同凡響。

Oh! Gal 歌詞對敢愛敢為的女孩子的性情,有著色彩繽紛的描寫:星期日由一個聖女開始,噢,想著不能單靠男人吧!卻自己陷於苦戀,又了解不能輕率行事。很想用口紅去 告知你她內心的火熱,到週末要變成迷惑蝴蝶的妖豔之花!

聽沢田研二的歌,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今日再一睹其風采。沢田研二的 live,只見他站在台上,跟音符節奏融成一體,唱歌猶如呼吸,彷如生命的一部分,毫不費力,歌曲斷落之間緩緩吹出一口煙。1979 年的現場演唱,依舊魅力澎湃,such timeless glamour!

...... Sunday Sunday
在女孩子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個字
脫下比堅尼掛到船杆上裝飾........

多麼的灑脫的星期天。

來聽一聽沢田研二的 Oh! Gal 吧。




Friday, July 29, 2011

人生何求

這是一個永恆的問題。千百年來,多少先賢大哲給出他們的答案。既然這是一個哲學的問題,就看看兩個我最欣賞的大哲怎樣想法。

荀子的哲學觀對我影響最大。荀子為儒家正宗,但他的學生韓非和李斯卻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荀子的學說秦漢以後被束諸高閣,所以有時荀子被誤解成法家的思想家。荀子雖然是儒家,惟他跟孟子不同,孟子是理想主義者,認為人有善端,所以人性善;人亦要仗義不屈,而且強勢可由人。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惟人有智性,可以為善,善是人為的,但一般人沒有向善的力量,甚麼人可以導人向善?聖人也。

荀子亦以為,天有天道,但天不會幫助,亦不會妨礙人類。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世界不會因為有賢君統治就風調雨順,也不會因為暴君當政就衰敗滅亡的。這個世界會因為人怕冷就不寒冷嗎?大地會因為人怕遠就不廣闊嗎?君子會因為小人胡說八道就不做應做的事嗎?不會的!我們就只要順天應命,不奮發圖強嗎?不是的!相反,我們要把應做的事就去做好,天塌不下來的。我們要了解自然的法則,並加以運用。

荀子的哲學觀是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人雖惡卻能善。人在天地之間,有選擇的自由,應做的事就去做。人應對周圍的自然界應加以認識並把自然的法則加以運用,積極求真。

他教了我人生,求善求真。

德國大哲康德(Immanuel Kant)為「哲學界的歌伯尼」,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在哲學史裡就如在科學界裡歌伯尼推翻地球中心學說般石破天驚。他寫過三本重要的著作-他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當中亦藴含人生何求的道理。

《純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康德給出理性的應用範圍及局限,確定了人的理性認知只限於現象界,即我們可以理解花開花落,潮汐脹退,生老病死,但我們不能用理性理解、經驗現象背後,例如靈魂、天主那些屬於本體界的物事,就是有這樣的經驗,都是虛妄、不真實。結果康德產生了不可知的「物自身」(things-in-itself) 。

潮起潮落、生命輪替的物理、自然現象有法則秩序的規範。沒有自然秩序我們不可以產生知識判斷,也根本不能生存。但有法則秩序則,我們就沒有自由意志了,因為我們都是物理界的一部分。康德的問題系,如果我們就沒有自由意志,我們還能做甚麼?但在先驗法則「統治」的自然界,我們真的甚麼自由都沒有,甚麼都不能做嗎?這是否定的,人可以作道德的判斷、道德的實踐,康德寫了他的第二批判《實踐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為的是論述人可以在道德實踐中自決。

我 們不禁要問人為甚麼要實踐道德?回答這個問題,康德需要三個預設。天主存在。自由意志。靈魂不朽。如果天主不存在,天國不存在,道德標準就無從說起,道德 實踐亦無目標可言。如果沒有自由意志,我們就不可以作道德的抉擇。如果沒有靈魂,便人死如燈滅,天主的審判和天國的回報就毫無意義。透過道德實踐,人類能 在一個必然的自然世界重獲自由。

純粹理性求真,實踐理性求善。

但人希望甚麼?惟康德認為在真、善之間仍有一道鴻溝。為此他寫了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他陳述了反思判斷力。人可欣賞美,創造藝術,有能判斷美的能力。美的判斷屬於個人的具體經驗,但不是完全主觀的經驗。審美屬於反思 判斷力,而反思判斷力把具體經驗聯繫到普遍的法則,這樣,就把純粹理性和實踐理性連結起來。求美就把真與善之間的鴻溝消除。

康德晚年為人希望甚麼這個問題,在加以表述。他認為,人希望成聖,得到天主的恩典 (Grace) 和救贖。

康德的哲學系統,精細入微,洋洋大觀,為人生何求,作出巨細無遺的演繹,認為追求真、善、美、聖為人的終極目標。

聽著 David Foster 的 St. Elmo's Fire Love Theme 成文,振奮人心。

Sunday, July 10, 2011

Vein 的北歐情懷


這篇文章是關於美好的購物經驗,但先來說一點哲理。

每次從日本回來都會病,這是回港病,無可避免。日本是天堂,這裡是煉獄。日本的人仍在享福,這裡的物種系煉靈。天主教所說的煉獄 (purgatory) 以火洗煉潔淨人的小罪,小罪淨煉之後,可以升天堂。而佛家的天堂煉獄卻不是永恆的,修善的上天堂,福報享盡了,天堂的眾生下地獄。造惡的下地獄,苦報受完了,地獄的眾生可以升天。


這裡的物種,一無是處,卻自以為是,貪痴嗔,自己堅持如豬如狗,自作業,不可活。很明顯,物種福已享盡,由天堂墮進地獄。伊甸園變成各各他山。


他們在煉獄,我卻在天堂。唯識所見、一念天堂,如來智慧高妙在此。在日本享受來者如歸,人間世外,菩薩低眉。回來煉獄,見餓鬼畜生,要怒目金剛,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今天,我找到煉獄中的甘泉、觀音的楊枝甘露。很久沒有在香港購物(必須品除外),因為不值得。

今日到星街的小店 Vein ,發現這是日本的購物經驗。
Vein 是一家售賣北歐時裝飾物的小店,老闆是一個本地的設計師。若小的店子,白色簡約的裝修,代理了 10 個品牌,每個月更換不同的牌子,今個月賣的主要是芬蘭 marimekko 的服飾及漂亮得令人喜悅上九宵雲外,來自瑞典的 Hasbeens 木製鞋子,我不是女孩子,看看鞋子的手工,也覺得太感動了。那位女店員用心向我的太太解釋,又不斷拿出鞋款給她嘗試,每一對都簡單而美麗,那種感覺讓我們像返回日本,回港病不藥而癒。我用心看了北歐的設計,深深明白日本人為甚麼把北歐的設計奉若神明。

我認為欣賞人的美好物事,煉靈在煉獄中的福報就此聚積而來。

http://bvein.com/


Monday, June 27, 2011

福岡、熊本、鹿児島的田園交響曲

貝多芬的交響曲中,我最喜歡第六《田園》,音符中的瀝瀝雨聲、狂風大作、風光明媚、露寒草香,躍然曲譜之上,令我想起那一位英國生物學家遠赴「魔鬼之島」, 驚歎生物繁衍變化,回鄉後每天漫步叢林之間,思考物種的起源,就他在筆記簿上寫上:「我認為.....」(I think)道出他認為物種演化的假設,從此人類對物種的千變萬化,生命在自然界掙扎求存而變化的過程,終於有了認識。

今年七月,我們踏上福岡、熊本、鹿児島之旅,這是一首田園交響曲。

福岡系「九州的東京」,一切東京的美好物事,在福岡都能找到。但九州是一個郊遊之地,來到九州,我嚮往的是熊本、鹿児島等小城市周邊鄉郊的綠野青蔥,一個屬於靜思者的旅行。感受風和日麗的日子,海邊城鄉漫步,吃一件薩摩魚餅、一碗濃郁的地道拉麵,行當年志士行過的路,看看承傳十五代的陶瓷技藝,上錦江高原,飽覽鹿児島遼闊的海天一色.........

聽著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的《田園》成文,卡氏的演繹,毫無菱角,優美雅致,令人舒懷,神遊田園林間天氣的 變幻,呼吸彷有花草之香,猶如已致身旅程之中,不知人間何世。

Sunday, June 19, 2011

大千世界 成住壞空

佛經說一個日月系是為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是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為一個中千世界,而一千個中千世界則為大千世界。計算一下,一個大千世界就 有十億個小世界了。我們的太陽系的太陽是恆星,圍著恆星公轉的是行星(比如地球),而圍繞行星的衛星,是月球,所以一個日月系小世界就是一個星系了。宇宙有無數的星系,甚至我們的宇宙外,仍有其他的宇宙(透過蟲洞,穿越宇宙的邊界),千百年前,佛教已有一個相當有基礎的宇宙觀,認為我們的世界是萬千世界的其中一 個,實微不足道。

據聞千手觀音每一隻手握著一個大千世界,那麼就有一萬億個小世界了,真的恆河沙數。

我們的意識感受時光的流逝,所謂「劫」系印度計算時間的單位,即梵文 kalpa。劫既是一刻,也是永恒。我們的生命也跟時光流逝,宇宙成、 住、壞、空的道理,可能就是佛陀觀察人生老病死,帝國的興起滅亡,潮流的此起彼落以大智慧推展出來的。

跟其他宗教不同,佛教是無神的,成佛是自己的覺悟, 不靠外在的神力。而佛理是佛祖對眾生起大悲心,得大智慧,天眼淨,以邏輯(理則,法理的通則)及倫理觀推理出來的。


我們的世界必經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即人類由出生到滅亡。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統稱為一個大劫,而成、住、壞、空每一個階段是為一個中劫,每一個中劫要經過二十個小劫。至於一個小劫,從人類八萬四千歲的長壽,每一百年減短一歲,減至壽命僅有十歲時,稱謂減劫;而從十歲每一百年增加一歲,由增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稱為増劫,如此一加一減的時間過程,是為一小劫。

成、住、壞、空之中,只有「住」,人類能生存;「成」是宇宙混沌之時,不適合人類居住;「壞」宇宙快將滅亡,人已轉往他界;「空」劫來臨,宇宙已經滅亡,重返混沌,直至經過二十小劫,另一個新的宇宙誕生。似乎大千世界、成住壞空相當配合到目前為止現代物理學所抱持的宇宙觀。

Friday, June 10, 2011

其拿的《雨聲是蕭邦的調子》


新音楽的黄金年代,Post-punk 的英倫進入摩登浪漫主義,造就一衆出類拔萃的楽隊,Duran Duran、 OMD、 Spandau Ballet 等。那個時候在日本是「歌姬」中森明菜跟松田聖子的争雄年代。在意大利,一個黎巴嫩出生的意大利年輕音樂鬼才 Paul Mazzolini 以 Gazebo 的藝名把的士高電子跳舞音樂帶入浪漫主義的殿堂。

我第一次聽 Gazebo 的《我愛蕭邦》,是暑假的一個雨天,我把那張45轉的12吋單曲黑膠唱片放在唱盤上,Jensen 揚聲器播出一段長達三分鐘「滴塔滴塔」的電子合成器前奏,然後,鋼琴之聲才開始把蕭邦的音樂神韻加上一個愛情故事的浪漫熔在冰冷的電子音樂之中,由 Gazebo 的口中幻化成動聽的歌聲。雖然《我愛蕭邦》是曇花一現的電子跳舞音樂的一員,惟那優美浪漫的鋼琴開場白,簡單而點到即止的樂曲歌詞,就以那時我還是中學三年級的品味和修養,已知道《我愛蕭邦》註定名留樂史。

我曾寫道,英諺有云:摹仿那人就是給他的最大讚美(
imitation is the greatest flattering)。在亞洲唯一一個文明國度裡,Gazebo 的《我愛蕭邦》就變成了《雨聲是蕭邦的調子》(雨音は ショパンの調べ),而且不同的年代有多個版本。小林麻美凔凉瑰麗的孤獨。「新音樂女王」松任谷由実的演繹盡顯個性。無論任何版本,在日本編曲家的手上,都是神來之筆,各有千秋。

聽一聽日本新一代 Visual 系摇滾楽隊 Kra(ケラ)的《雨聲是蕭邦的調子》,
感受一點歌德摇擺般的黯然豔麗,發現樂曲的骨子裡的哀愁感,掩飾在亮麗的鋼琴主調之中,濃装豔容唱出清淡美麗的曲調,不失日本一贯流行的元素,非曲高和寡,卻別有一番風韻。


Friday, May 20, 2011

名旅館的理由(一): 第三間帝國酒店


到東京、大阪我一定選擇帝國酒店。

先釐清一些用辭。我稱酒店為「旅店」
因為名稱比較貼切和防止不恰當的聯想。這是指「旅店」整體作為一個組別(collectively as a group)而言。個別旅店,因為已經慣用「酒店」一辭,所以原用。但在句子中我仍會適當地用「旅店」。

東京帝國是日本富國莊嚴的象徵,旁邊堂皇華麗的半島酒店,
亦得謙卑得像個小姑娘。前面是日比谷公園,遠眺皇居、丸之内的一邊。一個熟識的地區,旁邊的 Segafreddo 咖啡店,後街火車橋下的那家大眾化壽司店,有樂町的「紅鹿舍」及「集」咖啡館,丸之内的 Tomorrowland。每天跑到銀座,到東京風月堂下午茶,入Itoya 文具店流連半天,在三越-伊勢丹的家品部,樂而忘返。

大阪帝國酒店位於天滿橋的櫻之宮(櫻ノ宮)附近,毗鄰造幣局。賞櫻名所,造幣局櫻花品種矜貴,既是名櫻,開花姍姍來遲,
而大阪造幣局的櫻花是我見過最燦爛的。櫻花盛放之時,漫步江邊長廊到造幣局,左一株《蘭蘭》,右一株八重垂枝,擠在人山人海之中,沉醉花開爛漫,不知今夕何夕.........

日本還有第三間帝國酒店,位於長野「神仙下凡」之地,則比較少外國人知道上高地就是日本的亞爾俾斯山,人間仙境。像電影《閃靈》(Shining)的那家旅店般,由於冬天嚴寒,上高地帝國酒店只是由四月到十一月營業。冬天上高地就還給神。

上高地帝國,一座紅瓦頂木建的瑞士、德國、奧地利式的渡假旅店,式樣沒有細心研究,概括地說是一座 Chalet。大堂小小的服務櫃位,房間的木陽台,淡然的佈置,咖啡店中央的大火爐,大正、眧和年代的西洋風情,那種細味而溫暖的感覺,點到即止、恰到好處的大方世故,顯示日本人成熟的品味,對西方美學的體現,超過百年的文明練歷,脫亞入歐的成果。


只懂搭建百層巨塔、登紅走綠的亞洲暴富鄰邦,不懂欣賞高度人類文明對美的追求,在這些地方大半生生活得豬狗不如惟一朝暴富的物種,不會花時間金錢千里迢迢來到「神之福地」,住在一所「木屋」之中,就如餓鬼必定舔燒臘但永不會到人間天堂的天一來舔舔「極人之味」的天婦羅,就這樣,上高地的陽光空氣、景致氛圍就更澄明。


旅店背靠穂高岳,四周只有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神的地方,本來超脫塵世,畢竟慕帝國酒店的大名而來得「朝聖者」恆河沙數,日間
來喝杯咖啡,吃件蛋糕的遊人不斷,喧鬧的上高地難以「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前年」(忽然想起琉森湖伴隱世的維滋拿百樂酒店(Park Hotel Vitznau),童話般的堡壘,淡季置身其中,時間彷彿停頓,若非一艘渡輪琉森湖上徐徐經過,一鳴氣笛,回音蕩漾,不知時光仍在流逝),卻有從仙境返回人間的感覺。旅店晚餐時段只供酒店住客使用,山岳之上,仲夏之晚,吃一份信州美好食材炮製的地道晚餐,一客帝國酒店「自慢」的燒牛肉,一杯 Aloxe-Corton 自家品牌紅酒,帝國酒店一貫無微不至的服務,擁抱一夜的寧靜,如神仙逍遙自在。

Sunday, May 15, 2011

名旅館的理由


寫日本名旅館、一流旅店的理由,並不是推介朋友、讀者到這些旅館,亦不單是紹 介名旅館的歷史地位、殷勤服務、美食醇酒,而是探問人生因何要美好物事和我對人生美好物事的認知的一些總結,有點像 Hedonist(簡略的翻譯為「享樂主義」),但更貼切的應該是 Epicurean(伊辟鳩魯的「花園哲學」,並非單單講求物質享受)的人生觀。

看了我的文章而依舊認為到日本並沒有需要下榻一家好的旅店的人,我完全同意(並建議)他們不要到那些地方,因為生命波長不能與日本人終極的美學(梁光耀博士語)、精益求精的服務精神產生共鳴的人,肯定不能從住宿經驗中欣賞日本的寂與雅。

先提一點,旅館是指日本傳統的旅館(りょうかん)和旅店(ホテル)不同,為方便落筆,以下統稱「旅館」。又,我稱酒店為「旅店」,因我到日本是旅行,而且「酒店」一詞太中國化,令人聯想到北京上海慘紅劣綠的夜色燈光,大吃大喝、暴殄天物及叫雞(召妓)的情景,難以與日本的美學連結。

我認為旅行是心靈的練歷,到一個地方,探索當地的文化,享受豐饒的物產,欣賞美景良晨,可以投入宇宙的一刻寧靜,也可以讓心靈衝上九宵雲外,適隨專便。

有一次到「北陸京都」金澤(金沢)旅行,到蓄音機(留聲機)博物館參觀,遇到橫濱少年交響樂團的指揮,我們談了一會(談甚麼已忘記了),也聽見他與那博物館的一位老人家(博物館就只有一個員工當值,他正示範留聲機播放「炒蛋」音樂)說我來自香港,那老者驚訝,香港的人不可能到金澤來看留聲機。不錯,到金澤,香港人當然要急急到兼六園拍個照留念,然後食個日本料理。但這是外表的塗裝,沒有內在的價值。心靈的練歷需要有所得著,内在有所提升,比如隨意地到蓄音機博物館細意了解蓄音機的發展,聽一聽黑膠唱片的迷人之聲。

到名旅館的理由有很多。看其一草一木,亭台樓閤。追尋文人雅士的足跡。品嘗美食,拜倒日本食的藝術的裙下。或者體驗終極美的經驗,超脫中國人慘食醜陋的無間地獄。更可以像我到蓄音機博物館一樣,隨意的找到一家未知其歷史的名宿,用探究神祕的心情,迎接心靈的幸福。那些全都可以成為理由。

大文豪川端康成的《古都》,《千羽鶴》,文筆沉美,散發的卻是淡淡幸福,淡淡哀愁,淡淡詩意。川端康成妙筆生花,沉溺在最美的字裡行間,他曾說過:自殺是天才唯一的歸宿,最終亦以瓦斯氣完滿天才的一生。川端氏曾住京都的柊家旅館,一家江戶時代(1818年)開業的傳統旅館,位於京都市中心的御池通附近。御池通是京都最繁華的地區,位於其中一條小街的柊家,如天國甘泉,川端氏旅宿於此,感受喧鬧的千年古都内一點恬靜,一份美得驚心的寂靜雅緻。柊家旅館玄關掛著的橫額寫著《來者如歸》,不知川端氏是否已在柊家找到他在世的歸宿,來到柊家,感受《來者如歸》,也許正是我心裡「名旅館的理由」。

Thursday, May 5, 2011

恰似你的温柔

在台灣新光三越的廣場,欣賞到很精彩的街頭表演,歌手唱的是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那優美旋律不断在腦海蕩様。今晚一口氣聴了蔡琴劉文正鄧麗君的版本。哀愁淡淡,洒脱動人,悠揚樂韻,萬分满足,優雅時代,又一例証。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
 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

到如今年復一年 我不能停止懷念 懷念你懷念從前
 但願那海風再起 只為那浪花的手 恰似你的溫柔

Monday, April 25, 2011

陪著你走 閒說永恆

聽著一首舊歌《陪著你走》不單領略那個時代的對愛的信念 -- 「愛,誰說永不會長壽,陪著你一生到白頭,都能,把心中星星閃得通透」,也欣賞歌者的功力,那個年代,雖已世俗化,但對於人的個體性,人的尊嚴,人的自由(也對他人自由的尊重),仍舊沒有退化,所以仍有「誰說時間片刻變陳舊,全為我分秒亦停留,因我,身邊有你緊握我的手。」

那時這個城市由一個出產了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米爾頓(John Milton)、綽沙(Geoffrey Chaucer)、賀布斯(Thomas Hobbes)、休模(David Hume)、拜倫(Lord Byron),收留了伏爾泰(Voltaire)的文明國家督導下,這裡展示文明,現在變成(回)土人,唯利是圖,無知自卑,飽食無憂的人整天在說豪食美酒,說盡土人土話,官商勾結,活像非洲蠻夷之地,土豪惡霸,你爭我奪,更甚者,由更土的、基因充滿著霸道土著帶領,劣基因迅速活化,愛變成「霸佔」,以為愛就是霸佔,擁有,由父母對子女,愛人之間,都充滿「霸」,霸在當下,愛頃刻無存,說永恆遙不可及,遑論一生白頭。

永恆有兩種演繹。其一,一個人的一生一世就是他的永恆。其二,發生了的事件就是永恆。

無論是猶太-基督教的神學觀,佛家的六道輪迴,還是啓蒙時代-文藝復興的世俗觀,都無損這兩個對永恆的演繹。皆因無論你相信那一種終結(或輪替),猶太-基督教永生、佛家的輪迴不息直到涅磐解脫、還是沒有來生,我們死後如燈滅的世俗觀,皆無損人的這一生的完整性。

對於沒有前生記憶的生命觀來說(如佛家輪迴後沒有前生的記憶,還是沒有來生當然沒有前生的記憶的世俗觀),由於以後我沒有這些記憶,而我的身體外觀(假設有來生)跟前生的又完全不同,那可以定性為沒有了那個「我」了,那個「我」的那一生,獨一無二,我們過的一生一世相對於我的生命,已經是永遠的真實。對我來說,我跟愛人相愛一生,主觀地那一生就如永恆。這彷如尼采(Frederich Nietzsche)的永恆回歸(eternal recurrence),肯定現世。

而在天國永享天福的猶太-基督教神學,更能表達在現世生命的真實永恆,過了一生一世,就只有這一生、這一世,沒有其他,以後在永恆的國度裡、天父的懷抱中,回味那唯一的一生。

當事件發生後就是永恆,發生了的事,永不能改變,永恆留在歷史的書卷中。就是天主能令時光倒流,要那人重新把事再做一次,他已做的事,已經不能抹掉了。由於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是永恆,無可改變 -- 這就是 a fact of life --所以我們應該特別小心,做了的錯事,變成永恆的一部份。相反「曾經擁有」就是「天長地久」,曾經愛過的那一刻,就是永恆,那又能令生命多麼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