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4, 2012

廣義相對論(二):水星的軌迹

由於愛恩斯坦在 1905 年發表「狹義相對論」和後來令他獲得諾貝爾奬的「光電效應」 (photoelectric effect) 時,他並非甚麽大學教授,只是一個專利權辦事處的文員。到他在的論文得到廣泛的認識後,瑞士伯恩大學才給他正式的講師教職。所以,坊間有很多關於愛氏的迷思,例如:一個籍籍無名的人,一鳴驚人,成為改寫物理學的英雄。有很多「聰明但籍籍無名、失意、没有學歷」的人,自以為是「愛恩斯坦第二」。他們是不满學術界没有給他們機會,諸如此類,令他們的理論「不能面世」,而他們的學説足以推翻整個科學界。世界上有很多那些「妄想狂」,他們的所謂「理論」,大多過不了一些研究院生程度的批判。大部分那些人只是一些發白日夢的人而已。

事實是,愛恩斯坦没有推翻甚麽以往的科學理論,而當《廣義相對論》寫於 1917 年成時,也不是科學界出現了甚麽巨大的難題,愛恩斯坦也不是像超人般,出來解决大難題。廣義相對論的形成,是一個人對科學哲學和宇宙和諧的美學追求,面世之初仍具争議,只是恰好理論能解决一些十九世紀遺留下來没有解决的難題吧。

廣義相對論,用簡單的説法,「一個極高質量的物體是會把它周圍的時空扭曲的」。光束系行直綫的,如果空間被彎曲了,光就會被彎曲,好似「因為地球不是一幅平面的地圖,而是一個球體,所以東京到倫敦最短的距離不是地圖上的直綫,而是一個曲綫的面,飛過俄羅斯、北極和北歐的航綫」一般。在 1917年那是石破天驚的立論。

最先引証廣義相對論的是一個十九世紀帶落來的問題。那時觀測天王星 (Uranus) 軌道的科學家發現,天王性的位置跟和克卜勒 (Kepler) 的軌迹定理預測的位置開始出現誤差,所以認為有另一顆未知的行星的引力影响了天王星的軌道。1845 年,新行星終於被發現,命名為海王星 (Neptune) 。同樣,稍後人們發現水星的軌迹也跟預計的不同,他們又想重施故技,假設火神星(Vulcan) 的存在,當然天文學家找不到火神星,之後那謎團就此不了了之。


Precession of Mercury
Courtesy: Brown University, Rhode Island, US.

直到愛恩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用相對論的方法把太陽的質量計算水星新的軌迹,發現新的計算符合觀測到的水星軌迹。由於太陽的質量大,而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所以它受太陽質量的影响也最大,古典物理的克卜勒定理推測出來的軌迹 (orbit 1) 會因为太陽的引力而改變,因而産生差異(其近日點 (perihelion) 上圖的 p1、p2、p3 等亦因此每年不同)。廣義相對論被在 precession of Mercury 中首次証實。


Courtesy: Wikipedia
多年後,《星空奇遇記》 (Star Trek) 才把 Vulcan 這個名字變成家傳户曉,Vulcan 即冼樸 (Spock) 的家鄕。

(全文完)

2 comments:

  1. 精彩的科普文章,真是博學多才。最近對猶太古星相Cabala有興趣,想找出它和紫微斗數的異同。metaphysics vs real physics...

    ReplyDelete
    Replies
    1. 只是突然讀了一些科學的材料,寫出來看看自己是否明白。可以把學過的東西寫一次出來,就代表明白了,僅此而已。Cabala 和玄學都有興趣的,只是不知從何學起。要跟妳學一下!

      Metaphysics 系 physics 之上的「道」。Metaphysics 翻譯成形而上學真是好!中國人用詞很妙。「器」、「形」和「道」。「道」在最高,之下為「形」,我們見到的一個杯子、一隻馬等物質是「器」。所以「形」之上就是「道」了!!能知到「道」,真是一大得着啊。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