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5, 2013

犬儒之路

Diogenes of Sinope
跟伊辟鳩魯「打對台」是同時代的斯多亞學派 (Stoicism),其開山祖師芝諾 (Zeno of Citium) 師承克萊提斯 (Crates),與犬儒學派一脈相承。

現在説一個人犬儒,即他是一個相信人所做的一切,動機只有自利,絕對不會為了無私、名譽、行善等美善的原因而行事。劉紹銘教授曾經説過,犬儒的人是一個久經世故而後憤世嫉俗的人。但犬儒學派 (Cynicism) 跟現今我們所説的犬儒思想,本來南轅北轍,犬儒之路,怎樣山窮水復,長路漫漫。

有人認為犬儒學派只談倫理,忽略了自然學 (physics) 和邏輯,所以嚴格來説不是哲學,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與現代犬儒的意思相反,古希臘犬儒派的創始者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活在德性之中,其餘一切皆無意義。但犬儒學派本身於哲學史長河裡似乎没有太大影響力,箇中原因,不辨而明 —— 就是把原則行得太盡。

來自雅典的安提斯 (Antisthenes of Athens),有歷史家認為他是犬儒的鼻祖,一説他創立學校 (gymnasium) 命名為『白犬』(Cynosarges)。 Cynos 是狗的意思,而 argos 則為白色 ,所以學生被稱為『犬儒』。 安提斯曾跟隨蘇格拉底,活躍於貴族之間,蘇氏死後,安提斯重歸自然,卑視一切從前珍重的東西,例如精緻的哲學、貴族的生活。晚年的安提斯衣衫襤褸,跟工人階級一起生活工作,他認為一般人都可以獲得知識,並用人人都聽得明白的語言教學。

他的學生狄奥真 (Diogenes of Sinope),「青出於藍」,立志生活如狗,狄氏和同道人被稱為 Cynics —— 犬儒,如狗的儒者,這是另一説『犬儒』因何得名,真正的犬儒,恐怕非他莫屬了。狄奥真反對傳統,對一切當時的傳統如宗教、政治、禮儀不以為然,盡數抛諸腦後。他自稱為狗,皆因希臘人認為狗是没有羞愧之心的動物,犬儒專做一般人羞於做的事。狄奥真形同乞丐,居於一個大瓶之中,在人前手淫,做盡一切「羞家」之事。他認為我們順從自然,不是服從人做出來的傳統才能生活得好。人們追求身外之物,金錢名利,是一大錯失,最終失去自由。犬儒的教化,本質是好,但凡事去得太盡,緣份勢必要盡。

古希臘本是城邦制的。城邦,希臘文是 polis(衆數是 poleis)。城邦没有皇帝。「君權天授」這種「迷信」,城邦中没有市場。城邦的管理、國防等所有重要事情,都由城邦的人民自决。所以城邦的生活, political life,就是我們現在唤作政治活動的東西 —— politics、political activities。Politics 這個字源自希臘的城邦。後來城邦被統一,希臘變成一個「世界城邦」, cosmo-polis,即系 cosmopolitan ——我們説的「各式人種融入了的社會」這個字的源頭。統一後的希臘,哲學家由兼濟天下,變得獨善其身,伊辟鳩魯也好,犬儒也好,多重於自身而少談治國興邦。亞里士多德可能是最後一個對世界樂觀的哲學家,之後哲學家對國家和將來絕望,所以大多欲把世界跟自身切離。犬儒的人生觀,也許出於這份哲人的悲觀。

犬儒本質的善,後來變了。他們的主張傳到埃及,對世界一切看得太輕 —— 我的父母、親人、朋友死了,没有甚麽大不了。他們的死,不構成我應該傷心的理由。没有愛也不要緊。没有恒産,也不要緊。我借了錢,對債住都不記於心上,無需負責。你富有,我貧窮,你給我錢,理所當然,我不會感謝你 —— 犬儒輕視一切。慢慢地,cynic、cynical 這些字所指的行為開始接近現代的我們的用法了。

但有一個人叫芝諾,相傳他在書店「打書釘」,讀到蘇格拉底的生平,就嘆道:「像蘇格拉底這樣的人在那裡可以找到?」不知書店老闆不想他只「打書釘」無「幫襯」,還是有心引導他,向店外一指,説道:「跟着門口那個人吧。」剛巧經過書店的那個人就是犬儒克萊提斯。芝諾就跟隨了他,卻没有成為一個犬儒,而是開創了斯多亞學派。

3 comments:

  1. 犬儒太輕﹐儒家太重﹐法家太嚴﹐輕重之間﹐何取平衡﹖(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中﹐風流醫生輕視俗生眾世規範﹐直至遇上真愛﹐生命有了踏實的感覺。見此亂世﹐I don't give a damn行不通﹐入世行不通﹐出世路遙﹐漸思
    棄城而遁。

    ReplyDelete
    Replies
    1. 輕與重,我覺得要因時而施。戰國,是亂世。儒、道、墨都不成。治亂世,要重典,只有法家成功。太平久安,法太嚴苛,又無法長治。

      亂世,棄城而遁,值得三思,讓我也思考一下如何自處 .........

      Delete
  2. Freedom is not something to be sought only or mainly outside of ourselves and but within. If so, there is no need for any "escap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