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特利克 (Caspar David Friedrich),德國浪漫主義的畫家,他的畫用色冷,氣氛淡然、寂靜,意境沉醉。山林樹木,帶點蒼凉,月色茫茫,天空昏暗,暗暗的橙、灰灰的藍、朦朦的紫,一點月亮,映照着黑黑的大地,畫中的人物都毫不顯眼,有時畫中只是冰天雪地,又或者一個歌德時代的廢墟,杳無人烟,叫人一看而感受這是多麽孤獨的構圖,然而他的作品藏着宗教的神秘象徵主義 。法特利克精細的畫功源自他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思索,他的畫作除了一點宗教的符号之外,無疑也是畫家本人對自然的理想形態美的呈現,跟古典的風景繪畫大相徑庭。
Clemente,真高興你寫得這麼勤快。我依然心處山中﹐留連忘返。
ReplyDelete說起孤獨﹐我深信每一個人必須學習且要樂於自處和孤獨﹐才能保持頭清醒﹔就算生命盛宴多麼熱鬧﹐必須明白和接受必有曲終人散的一天﹐變幻才是永恆。明白了﹐接受了﹐就能坦然面對世情﹐變的外在的風景﹐心澄明如月色。
有一次出差﹐到了零下三十度的國度﹐我佇立在靜止了的河邊﹐浪花彷彿被時光凝固著﹐晚霞掩至﹐日落裡有人在雪地上踩單車和溜狗﹐我突然好像超越了時空﹐明白了人的有限和無限﹐那一刻的頓悟至今仍刻骨銘心。
心仍處仙境,一日千年,要回到塵世,需要點時間吧。
Delete這陣子就是想寫點東西,一寫就停不下來。希望快再寫點早前讀過的佛理,佛法正是接受「變幻才是永恆」。
印度的高山、中歐的葡萄園、零下三十度的河邊,我想,妳的職業會否是一個旅行家?行萬里路的人,才能明白人本身渺小,也明白人能感悟偉大,感悟到深刻的至理。
你猜對了一些。我以前曾經做過有關旅遊出版的工作,但那是很久遠的事。反而自少我便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每次到機場都興趣莫名,飛機對我就如老莊的大鵬鳥,帶我遨遊四方。留學英國時,買了interrail火車,那如支票簿的証,想去哪裡就寫哪裡,真是年少輕狂。
Delete及後工作無論是哪個行業,驛馬星也如影隨形,每一份工作都要大量出差,還要是單人匹馬,大城小巿都有足跡,如何能完成任務之餘又楽在其中,正正是我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