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3, 2010

世情紛亂 秩序超然


公元七世紀, 阿拉伯世界部落林立, 戰亂仍頻。阿拉伯民族受猶太人及基督徒的欺侮。大家都是亞巴郎(亞伯拉罕)的子孫, 阿拉伯人有點「自卑」, 低人一等的心結, 因為猶太人有《梅約五書》(摩西五經)(The Torah), 耶穌基督帶來了福音。兩者都是上主的啟示。但阿拉伯人為什麼沒有先知給他們啟示?

終於, 穆罕默德(Muhammad ibn Abdullah)於(約)610年(時他40歲)在山中受了大天使嘉伯烈帶來上主的聖訓, 成了阿拉伯人的先知。

在那紛亂的阿拉佰世界中, 異教林立; 基督教又充滿著複雜令人百思不解的教條信理, 甚麼天主之子, 天主之母, 天主聖神, 穆罕默德宣示一個令人煥然一新的上主, 一個嶄新的上主概念。所有人必須順從 -- 除上主之外再無他主。穆罕默德要把紛亂無章的世界從新勾劃秩序。因為阿拉(Allah)就是秩序。阿拉就是一切。阿拉無形無相, 不可方物。不可描繪的阿拉, 正是人所需要的一個比我們更高、更偉大的秩序, 一個超然的秩序維持者(a transcendental caretaker of order)。從伊斯蘭的藝術中, 縱然圖案花紋極細緻繁雜, 可以看出秩序井然 。

穆斯林(Muslim)就是順從者 (one who submits); 伊斯蘭(Islam)則是順從的意思(submission)。

Thursday, April 22, 2010

九一妙心

說完恆事角度(事件實在論),機遇再生,神祕楽觀以後,我想說李天命先生一個比較基本的概念,九一妙心。當別人考第一,自己考第九時,自己會自卑。因為別人比自己優胜。但你可以用另一個角度看:雖然我沒有別人的第一,但他也沒有我的第九。我這樣想的時候,自卑感就消失了。

這是阿Q精神?非也。阿Q是用虛假的幻想來欺騙自己。比如說,阿Q被人打了一身,他說成兒子打老豆。九一妙心則我真的考了第九。他真的考了第一。

為怎麼我考了第九而他考了第一(考不到第九),我就無自卑感呢?當你用這個態度看事情事,第九不會變成第一吧?九一妙心其實是要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喚醒人自己的主體性,唯一性。

他人就是身份再優越,地位再高,擁有得再多,在我看來,都是第三者,第三身。他是我生命中的配角。只有我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我的地位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很多時,電影和小說裡面的主角,都不是名成利就最漂亮出眾的人。但是,他是主角。明白九一妙心,就明白我是自己的原點,中心。這樣就不會因為他人比我富有漂亮聰明,就產生自卑感。

這也不是自戀,以為自己獨一無二,自己了不起。剛剛相反,當我自己能了解每個人的獨一性。我是自己的原點,中心。他是他自己的原點,中心。那就更加不自戀, 更尊重每一個人。

Saturday, April 17, 2010

事件實在,機遇再生,神祕楽觀

思入風雲,思,生,死。人生本身的問題,人生終極的問題。李天命先生有一套哲學觀。

「只在乎天長地久,不在乎曾經擁有。」廣告有這樣的句語。

「只在乎.....不在乎.....」彷佛兩者是相反對立,不能並存。事實上「曾經擁有」,就是「天長地久」。關鍵就在「事實」這兩個字上面。事件發生後,就成事實。既成事實,就沒辦法讓它不發生了。事件在歷史上就「名垂千古」。比方說,你跟一個女子相愛, 但之後分手了。你失去了她。但「你曾經跟她相愛」那件事是永遠不會失去的。

發生了的事件永恆不變。沒有人(甚至是天主)可令它沒有發生。事件是人生中最穩妥的保証。不是吧?我們不是覺得「往事如煙」嗎?不是年前發生了的是早忘記得一乾二淨嗎?覺得「往事如煙」的是我們主觀的問題,事件本身是沒有改變的。這可名唯事件實在論

永恆的事件留下了我們的真實在宇宙的洪流之中。但是如果我死了以後,宇宙之中沒了我以後,永恆的事件對我有怎麼用?我們可以再生嗎?可以。放開宗教教條的羈絆,從宇宙自然中尋覓,我們是有再生重逢的機遇的。

機遇再生 - 我們死了以後,在千億萬年之後,我們重遇。如永恆回歸是說,每一天的喜怒哀樂, 事無大小, 先後次序, 經歷都跟前生一模一樣。千億萬年太久?沒問題。死了以後,我們是沒意識的,千億年跟一秒鐘是沒有分別。像撲克牌的青龍,青龍是很難拿到的牌 (一副牌中有 A, 1, 2, 3, 4, 5, 6, 7, 8, 9, 10, J, Q 及 K)。把牌洗一次,不是青龍,不要緊,再洗,還是不是?再洗。千億萬次以後,你會拿到青龍的。今天在仙台的Mozart Cafe跟愛人喝咖啡,億年之後,我再在仙台的Mozart Cafe跟愛人喝咖啡。就是一個宇宙有始終,在廣義上還無渤離機遇再生的道理。

但人生多少有遺憾,有苦痛,有惘然,有成敗,有不可終日的感覺。夜欄人靜的時候,有失落,虛無的感覺。又因人總會死。生離死別的時候,有苦憾。但千億萬年之後,我們重遇,在一個有憾的世界裡面,我們可採取怎樣的態度? 神祕樂觀者肯定宇宙終達圓滿。神祕樂觀者肯所有上述的這些必定得到圓滿的解決,信託於宇宙。這種肯定是神祕的。但非毫無根據的。

若非「苦憾終無」,則非終極圓滿。所以終極圓滿之時,所有苦憾必定得到圓滿的解決。生離死別,是人生的大憾,因此,「苦憾終無」藴涵生離死別之憾,終得善解。(李天命《哲道行者》)

神祕樂觀,宇宙信託,比教條式的宗教可取。筆者想,如「道」與「法」之分。悟道,如拈花微笑,心領神會。作法(教條),說多錯多,作法自斃。再簡單一點,簡就是美。

Friday, April 9, 2010

尼采的生命哲學


德國大哲尼采在他的<<歡愉的智慧>> (The Gay Science) 裡有這樣的陳述: 如果有一天晚上魔鬼在你最空虛最寂寞的時候偷進了來, 並向你說: 「你現在的生命, 走過的歷程, 將要再完全一模一樣的再生活一次, 及不止一次而是千千萬萬次, 數之不盡次。每一次活著都了無新意, 每一天的喜怒哀樂, 事無大小, 先後次序, 經歷都跟前生一模一樣。包括那蜘蛛, 樹梢上的月光, 與及我今晚來到你身邊向你說這番話。你就像永恆的沙漏時計裡的一粒小沙。」聽完這樣的說話, 你會咬牙切齒咒罵那魔鬼? 或許在那一刻你向魔鬼說: 「啊! 你就是上帝! 你的說話是我人生聽過最動聽的說話!」

這就是「永恆回歸」(Eternal Recurrence), 他的生命哲學重要的一章。

尼采認為只有弱者才把生命的不定、變幻、無助寄托於來生。強者是要英雄地面對現世, 在一個變幻無定, 禍福難料的今世, 人只能勇敢活下去。弱者建構來生, 造了天主上帝, 並把頭躲進那美好的來生虛幻的福樂中。人類這樣就只有懦弱的, 庸俗的愚人。

但尼采也得承認, 沒有天主的世界, 人類無所依賴, 墮入虛幻的深淵中。所以他要人類進化: 「我教予你超人(Übermensch), 因人類是要被超越的東西。」人要成為超人, 站在道德善惡之上, 以強者的姿態判斷善惡。在一個了無意義的世界中, 賜予意義。

尼采生前對基督教狠狠批判, 只因他認為建制裡的基督教會道貌岸然, 完全違背了基督精神。他在晚年著作<<反基督者>>(The Anti-Christ)裡說: 「古往今來, 只有一個基督徒, 但他已經在十字架上給釘死了.....從此, 福音就變成了惡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