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天。
張立講荀子,基本上跟筆者或者是其他人是一樣的。因為荀子的學說客觀,並不模糊。
⋯⋯⋯⋯⋯⋯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這是荀子的話。荀子生活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二九八年至二三八年,趙國人,即今日的河北省一 帶。晚年鄉居著書留下《荀子》一本,他是儒家改良大師,但他教出的學生韓非,則是法家主將。
荀子提倡「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針鋒相對。他說,人生下來就有物質欲望,有物質欲望就有爭奪,爭奪就使社會秩序亂,這就產生了維持社會秩序的法和禮。他認為「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如果努力, 還可以由「愚」變「智」。
他認為「天」有自己的法則,但沒有意志和目的,天不會因為人們怕冷就取消冬季,地不會因為人們嫌遠就縮小它們面 積。自然界運行的法則,不會因為有賢明的堯才存在,也不因為出現暴虐的桀而消失……如果人們加強農業生產,又節約開支,天就不能使人貧窮、衣食周全,又經常活動身體,天就不能使人生病。如果荒廢農業生產又奢侈浪費,天也不能使人富裕;衣食不足而又不運動,天也不能使人健康。他認為人有充分的主觀能動作用。
所以他最反對「怨天尤人」,所以講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
荀子認為上天有自己的常道,人類有自己的道路。所以上天不會幫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