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 2016

真善之美

中文的「美」,從前跟「善」是同一個字。善的就是美好的。

希臘文的「最好」是 arete。Arete 也作德行 —— 人之為人的最好,就是那人有德行。而一個好的工匠,他的 arete 就是他能造出美好作品。最好的就是美。

亞理斯多德在《尼歌馬可倫理學》,第一句就講,「每一種技藝、每一種研究、每一種實學,都如要投向美好。萬物都以善為目的,這就是美。」

真,又較未真好,所以宇宙中的智思努力讓好的東西由潛在成為真實。

彷彿真就是善,善則會美,美亦為真。

悠揚樂韻中,看工匠縫製大衣銀包,把銀包從圖樣製成真實,展現真善之美。



Friday, June 24, 2016

真的妙思




我跟我的妙思高羨雯這天晚上看星。

我先道:「我們所有人都被天空蓋着,宇宙本來是一。」

高羨雯問我:「是嘛?但每一個人都有他站在那裡的空間,是多才是。」

我不認同:「這不錯,唯蒼蒼天穹,蓋涵一切,不是一嗎?」

高羨雯道:「天上繁星千萬,是多喔。」

我説:「每一顆都是星星,難道不可以是一嘛。」

她笑回答:「星有恒星,也有行星,有超新星,亦有紅巨星,後來變成白矮星,並以黑矮星作結;有群居的小行星,也有孤獨的脈衝星,最近有我們的月亮衞星,最遥遠的是類星體,豈不是多?」

我又道:「由恒星到黑矮星,都同一顆星不同的階段,又變一了。」

高羨雯卻道:「由生到滅,經歷千秋,不『多』不成。」

然後她已經不給我機會:「你無論要的是巴門尼底斯的『一』,還是柏拉圖的『一』,兩個都是『一』,不是多了嘛?」




Sunday, May 29, 2016

義務論的善





古典倫理學講德行,有德行的人就是 a good man ,着眼點在於人 the actor。當代倫理則重行為的對錯,着眼點在於結果 the consequence。

Virtue ethics (德性倫理) 和 consequentialism (結果論) 之間,出現了一位大哲,他的名字 Immanuel Kant。康德不講 the actor,也不講 the consequence,而著重 the act,行為本身。

康德是其中一個少數哲學家,作品蓋涵形而上學、倫理及美學。

在康德云云厚厚的著作中,有一本比較淺的,名為 The Grounding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康德認為,只有 good will,善的意願,才是純粹的,毫無例外的善。你健康、聰明、漂亮、富有,本身都没有保証你是好人,只有善的意願,才是純粹的善。

一件事件的道德價值,在於三個原則:(一)它必須來自義務 ;(二)來自義務的行為,之所以有道德價值,並非在於它的目的,而是在於你之所以如此行動所遵照的基礎原則 (maxim);(三)義務乃行為基於法律的必然性。

康德的意思(大概)是,無論與生俱來的品格如聰明、健康,還是後天給你的權力、財富、榮譽本身没有必然的道德價值,因為一個「有機智、勇氣、健康和富有」的賊,是一個很出色的賊,但這些能力品格不會賦予偷竊道德價值。

他認為,説謊、偷竊固然不是美德,而因為個人的利益,比如「不超速駕駛是因為怕被『抄牌』」,「帮人是因為可獲得讚譽」等,或者是因為個人的性情如是,「一個愛惜生命的人不去自殺」,「有同情心的時候善待他人」等,都没有道德價值。

惟獨是你厭惡生命時仍不求一死,對一個憎恨的人仍待之以仁,這樣,道德的價值才彰顯出來。因為求生、行仁是義務,你遵守義務而行,就有道德價值。

而决定道德價值的是一個理性的人自我立法的,譬如,所有理性的人都不會認為人可以不遵守承諾、人應該結束生命、人要虐待他人,因為人人不遵守承諾、人人去自殺、人互相虐待,社會本身的秩序就會崩毁。所以 lying promise、committing suicide、torturing others 不可能成為「行動所遵照的基礎原則」—— maxim,相反,keeping promises、preserving lives、being kind to others 則可以。

好了,是時候返回 Aristotle ..........

Saturday, May 14, 2016

何謂善?


古典倫理學講德行,有德行的人就是 a good man。

Aristotle 經過長長的演繹,推論出人的最高目的就是幸福。

幸福 (eudaimonia) 意思為 the condition in which the spirit is well,靈性良好的狀態。所以幸福是屬於靈魂的東西。

人是理性的動物,不只有吃和睡,人追求幸福,就要靈魂(理性的載體)努力以理性隨德行 (virtues) 而生活。

當代道德哲學,不講這些,而著重行為的對錯。

美國哲學家 Judith Jarvis Thomson 著名的 the trolley problem ,要你思考判斷道德行為的對與錯。

*有一輛火車正撞向五個人,你身邊有一個杆,把杆推前令火車改變軌道撞向一個肥仔,你會為救五個人而犠牲一個人嗎?救五個人殺死一個人是正確的行為嗎?*

Judy Thomson 的問題 —— 在一個情况下,我們應怎樣做?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 ——「我做的,是為了帶來了最好的結果」?但甚麽是最好的結果?單訴諸功利就可以了嗎?

我靈魂裡善的妙思,唤作湯文珊。她手上的 Goodness and Advice, Thomson 在普林斯頓大學的 Tanner Lectures。與時並進,必須了解現代思潮,惟我很肯定,她仍然喜歡古典倫理,講人的品格。

Saturday, May 7, 2016

最高的目的



每一個追求,都為了一個目的,而一些目的也因為了更高的目的,更高的目的,比其下面的目的為重要。而一些因為更高目的的目的,又不及因為自身為目的的目的。

阿媽要你讀多點書。
為什麼?因為可以進入好的大學。
讀好的大學又點?畢業可以找份好工作。
好工為了乜嘢?好工作可搵多啲錢。
有了錢可以買到樓。
有樓就可以娶女友為妻。
有妻子就可以生兒育女。
有仔有女,看到自己一家人,就覺得好幸福。

咁幸福又怎樣呢?
你開始疑惑了,幸福咪幸福囉,還可以點呢?

善的妙思,今晚加上她手上的 Oxford Clarendon 希臘原文版『尼歌馬可倫理學』(不過封面標題為拉丁文)。

Friday, May 6, 2016

Virtue



如果萬物追求的是其最好 —— virtue。

那,一個好的鋼琴家,她的 virtue 就是在琴藝上達到最好。

倘若她,作為一個人,又怎樣呢?怎樣才是一個「好的人」?人怎樣能做一個好的人?

Nicomachean Ethics 要探討的就是善的問題,人追求甚麽?如何達成美善?

今日把我善的理形,加上幾筆色彩,為探問人終極追求踏上旅程。

Thursday, May 5, 2016

善的妙思


亞理士多德 Nicomachean Ethics 開宗名義説 —— 每一種技藝、每一種研究,每一種實學,都如要投向美好。萬物都以好為目的,這就是美 (καλῶς) :

πᾶσα τέχνη καὶ πᾶσα μέθοδος, ὁμοίως δὲ πρᾶξίς τε καὶ προαίρεσις, ἀγαθοῦ τινὸς ἐφίεσθαι δοκεῖ: διὸ καλῶς ἀπεφήναντο τἀγαθόν, οὗ πάντ᾽ ἐφίεται

人的目的,就是幸福 (eudaemonia),要幸福,得隨德行而生活,為之美善。

善的妙思應該怎麽模樣呢?

偶然看『古書堂の事件手帖』的中文短實驗電影版本,篠川栞子變了中國女生古喬,就用這個形象吧,快快把腦海中那形象勾了出來,加上一個 symbol。